2月20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肩负使命,在乡村振兴一线实干——开年走访驻村第一书记》一文,文中报道了休宁县溪口镇驻村第一书记程德进到村工作后,坚持党建引领,发挥德治教化作用,实施精细治理,平安乡村建设取得累累硕果,长丰村逐步变得更和美、更宜居。
长丰村位于休宁县溪口镇西北部,距离镇区15公里,辖13个村民组475户1475人,是一个以林茶生产为主的典型山区村。
坚持“党建引领” 乡村治理有了主心骨
2021年6月10日,程德进等驻村干部来到长丰村。为尽快熟悉村情,程德进走访了全村13个村民组40个党员、47户脱贫户,以及280多户农户,与560多人次谈心谈话,带领村两委干部外出学习,开拓视野,增强凝聚力。
长丰村扎实开展“红网连心·群雁筑巢”行动。该村因外出务工人员多,撂荒地无法产生效益。在驻村工作队和动员干部的带动下,该村扎实开展“红网连心•群雁筑巢”行动,“村投公司”成功流转撂荒地480亩,再发包由大户经营,让撂荒地变良田,让村民增加租金收入和务工收入,壮大了村集体经济。
弘扬“状元文化” 德治教化有了新空间
长丰村历史文化厚重,祖籍长丰村的吴信中于清嘉庆十三年考取状元,从明万历二十年到清乾隆58年间,小小的长丰村有4人考中进士。该村把“状元元素”融入到乡村治理工作中,投资5万元并向吴氏后人倡议募捐修复状元吴信中墓,继续发扬休宁状元精神。
村民朱燕翼听闻村里要建设村史馆,便把自家的古屋提供给村委会无偿使用,但考虑房屋产权问题,故以1元租金租予村使馆永久使用,于是便有了“1元租古宅”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的故事。
村干部联系百度音乐人,创造了村歌《长丰,状元的故乡》,并将陆续在QQ音乐、酷我音乐媒体同步上架,让村民能唱自己的村歌,留住文化底蕴,传承状元精神,小山村飘响了“状元歌”。
实施“一献四捐”群众参与有了新领地
为发挥村民的主人翁精神,村党组织发起了“一献四捐”行动:一献,即献智,村民为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方面出谋划策;四捐,即捐款捐物捐技捐工。
“一献四捐”得到了广大党员群众的积极响应,近年来共捐款捐物达15万余元,硬化道路或铺石板路3900米,新建公厕2座,埋设污水管网3800米,修建河道护岸120米,新建近1000平米村民文化健身广场4处,描绘文化墙22块,修建停车场2处,全村13个村民组实现亮化全覆盖,村民生活幸福指数明显提高。长丰村被评为第八批“安徽省民主法治示范村”和2021年市级“一村一品”示范村。
激活“末梢细胞” 村民自治有了新平台
长丰村发挥村民组长“末梢”作用,当好政策宣传员、民情信息员、矛盾调解员、工作协管员、村务监督员“五员”。定期召开村民组长会议,组织村民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深入践行“两山”理论,规范农村宅基地管理,开展农技培训。
长丰村发挥村民主体作用,定期在村党群服务中心召开“户主会”,户主们就美丽乡村建设积极建言献策,凝聚了民心,有力激发乡村治理的内生动力,有效点燃村民共建共享的热情,增强了建设美丽乡村的动力和信心。(黄山市委政法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