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刚泛起鱼肚白,明光市桥头镇新建村毛郢组的徐怀英大妈,就和同组的五位大妈,坐着三轮车,有说有笑地直奔道健家庭农场开始一天的工作。
“我这里有大棚30多个,每年用工时间累计近6个月,每天用工10多人。他们负责收割、分拣、装箱芦蒿,一天下来多的150元工资,少的也在80元以上。中午,农场还提供免费盒饭。有的六七十岁大妈,一年下来多的能拿到一万七八千元。”经营主体负责人蒋道健介绍,这几年芦蒿市场行情好,批发价每斤都在4.5元以上,远销到南京、盱眙等地。自己效益好了,也能带动附近的村民增收。
近年来,该镇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突出引导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积极引导龙头企业推行“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等多种经营模式,重点抓好大棚甜叶菊、芦蒿、西瓜、草莓、花卉苗木、稻虾连作等特色产业生产,面积高达1.1万亩,仅设施农业就达1100多亩,同时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00多家。他们采取合同契约、订单农业、土地流转、吸纳就业等多种方式,引导企业与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
农村闲散劳动力在这些经营主体就业,既能照顾家里老人、小孩,又能挣一份日常开销费用。据统计,全镇农业经营主体每年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1千多个,年累计用工达到10万个,农村剩余劳动力获得工资收入1千多万元,有效促进了农民就业和增收,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李莹 钟如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