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砀山县玄庙镇坚持以党建为统领,从小处着手,在细处使劲,把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作为党委、政府重要工作内容,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路径,推动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实现互促互补,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实现党建在一线引领、矛盾在一线化解、民生在一线落实。
党建+网格,提升治理质效。该镇坚持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的理念,优化网格党组织建设,将各类网格融合,完善网格化管理制度,打造以党建为引领的镇、村、组三级网格,将全镇划分为18个村级网格,把信息采集、隐患排查、矛盾化解、法治宣传、重点人员稳控等工作纳入网格,实现辖区基础数据网上录入、矛盾纠纷排查网格预警、多方联调化解网内办理,推动实现“党组织建在网格上、网格走进群众中”,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
党建+信访,化解矛盾纠纷。该镇坚持以“事要解决”为目标,创新创效“党建+信访”“清单+闭环”机制,落实领导干部包案接访和镇村干部带案下访、开门接访制度,实行包保案件动态管理,扩大信访服务面。按照即交即办、点单对账的办法,确保信访矛盾“消化在网格,解决在村组,化解在一线”,结合“十件暖民心实事”的深入开展,进一步拉近群众距离,让“群众烦心”变为“群众开心”“群众放心”。同时,加强基层普法力度,依托“一村一警”,结合普法宣传日、宪法宣传周、党员活动日等,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将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宣传到群众心中,切实提高群众法治观念,引导依法理性表达诉求。
党建+示范,激活文明乡风。该镇以健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为重点,发挥党建聚民心、激活力的“磁吸效应”,推动完善各项村民自治章程。充分发挥“一约四会”、农民讲堂示范带动作用,大力开展移风易俗,整治天价彩礼、大操大办等婚嫁陋习,完善农村“红黑榜”、评比机制,社会风气净化作用进一步凸显。利用文明实践所、共青团、妇女、民兵等团体,组织志愿者开展雷锋月、植树节、志愿者日、祭扫烈士墓等活动,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把红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日常生产和生活中。同时,全域推进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工作,提高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积极性,不断扩大基层治理“朋友圈”,画好共建共治“同心圆”。(任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