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驻地市:
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老兵融>六安
了不起的创业兵 | 六安市伍连福:老兵深山种“仙草” 返乡传授致富经
来源:许雅婷 顾亦飞 2023-03-15 23:42:52 责编:侯剑 胡明兵 王逸群

 

15岁时,教官告诉伍连福:做事先做人,人做好了,做起事情才游刃有余。这个刚入伍的新兵蛋子默默地在心里记下这句话。28年后,他已经成功创业,是当地小有名气的石斛种植大户,但这句话从始至终都是他做人做事的准则。

“举个小例子,我跟客户见面约好几点就是几点,每次都一分不差。”3月10日,在六安市“军创企业百家行”推进会现场,老兵伍连福向安徽党媒云老兵融记者介绍,六年的军旅生涯赋予了他不畏困难、踏实勤奋的优秀品质,也赢得了客户的信任,成为他成功的法宝之一。

从武警马鞍山市消防支队光荣退役后,伍连福在当地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但这却不是他想要的生活,骨子里的闯劲急切地催促他改变现状。2008年,他毅然决然地放弃了舒适的生活,踏上了返乡创业的道路。

“那时候接二连三地曝出食品问题,各种添加剂防腐剂危害人体健康,我就想搞绿色农业这一块。”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伍连福把目光放在了老家“中国石斛之乡”——霍山县太平畈乡的石斛产业上。“我的目标就是种出原生态、高品质的石斛,把好的中药材提供给市场。”

“一开始就像是摸着石头过河。”没技能、没市场,怎么种?伍连福寻遍有经验的石斛专家,一头钻进大山里,终日跟石斛相伴。每天早上六点多,他身披晨露,走过悬崖峭壁和林间小路,观察野生石斛的生长规律和环境,一不留神就会被岩石绊倒,摔得满身泥泞。回到家后,他顾不得换身衣服,拿起笔来伏案记录一天的新发现。功夫不负有心人,慢慢地伍连福摸清了石斛野外种植的门道。

“技术可控,天气难测。野外种植最大的变数就是恶劣天气。”前期移栽石斛苗时,赶上罕见的雨雪冰冻低温天气,石斛苗在山上被活活冻死了。前几年又遇上百年不遇暴雨山洪,青翠的石斛苗尽数被冲走。“损失了两百多万,一切又回到了起点。”谈起两次挫折,伍连福倒显得云淡风轻。“可能军人的心理素质比较强大吧。”面对记者的疑问,他乐观地说,“凡事都要换个角度看问题,不能总是盯着失去的,着眼当下才是最重要的。”

有了前期的基础,不到两年,伍连福就还清了债务,他还积极依托当地道地中药材、农特产品资源优势,通过多元化种养殖让创业路越走越稳健。如今,伍连福已经是福绿宝石斛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公司流转田地山场350余亩,发展林下仿野生石斛种植面积22亩,道地中药材野生种植面积31亩,石斛大棚种植和道地中药材种植42亩,散养土鸡7000只和黑毛猪100头,成为霍山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企业越做越大,但伍连福一直没有忘记家乡的父老乡亲。“我们无偿提供技术指导和销售渠道,并优先吸纳乡里的贫困户。”他说,公司常年带动当地农户12户,解决就近就业35人,人均月增收3000元左右。“小伍很照顾我们,我在这里干活,除除草、浇浇水,每天能拿一两百。”说到伍连福,当地的脱贫户汪兴强竖起了大拇指。

如今,在他的带动下,周边一些石斛及中药材种植户从最初的“小打小闹”逐步发展成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实体企业,乡村产业蓬勃发展。

 “接下来我会团结更多的退役军人一起投身乡村发展,让家乡越来越好!”伍连福信心满满地说。(安徽日报老兵融记者 许雅婷 顾亦飞 纵强 侯剑 实习生 许雪莲)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