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中指出: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全面落实党员教育培训各项任务,抓好党员教育管理这个基础性经常性工作。为了引导流动党员亮明身份,更加有效管理服务流动党员,充分发挥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合肥市瑶海区铜陵路街道借用区域商圈资源,创新打造“五色花”党建新品牌,通过阵地建设,让流动党员看得见党的元素,听得见党的声音,感受得到党的力量和温暖,着力让流动党员在社区安“家”又安“心”。
建立管理台账,让流动党员“有所属”。流动党员为了实现美好生活而选择“异乡”奋斗,奔走在全国各地。为让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铜陵路街道党工委安排党建指导员、社区工作者、红色小管家深入非公企业、商圈市场、楼宇楼栋集中开展“党员找组织、组织找党员”和“党员亮身份”活动,对辖区流动党员进行“地毯式”摸底登记,利用个人申请、党组织上报、定期排查等方式,定期对流动党员管理台账及数据库进行动态调整更新,全面摸清本辖区内流动党员数量,准确掌握流动党员基本情况,及时更新完善全国党员信息管理系统中流动党员管理相关信息,建立《流动党员管理台账》,构建动态管理机制,确保流动党员基本信息、组织关系、党费交纳等主要情况底数清。
整合资源力量,打造服务型“综合体”。依托合肥时代金球影城4号厅建设为党群教育教学主阵地,开辟活动和展示服务专区为多元化党群服务辅阵地,为基层党组织和流动党员开展主题党日、党课宣讲、会务培训、活动交流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保障。在4号影厅坚持每周三上午,向(流动)党员和群众免费放映红色主题电影;在活动专区设置党建活动服务台,为前来参加活动的流动党员提供党员徽章、小党旗、党章、热水、充电器、充电宝等服务,在展示区醒目位置悬挂党徽标识,开辟观影感悟思想交流区,让参与活动的党员和群众在耳濡目染中感受红色魅力,设置意见建议本,梳理流动党员反馈的意见,提供更温暖服务。同时,开设“党员驿站”,让新老流动党员能够谈心谈话,通过教育基地微信公众号,提供“线上+线下”交流平台。
创造交流机会,提升流动党员“战斗力”。商圈市场内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中流动党员多,针对流动党员学习教育难度大等问题,建立流动党员交流群,利用学习强国APP、每月主题党日推送组织工作动态、指导理论知识学习,确保流动党员理论学习“不缺课”“不漏学”“不掉队”。推动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集中化、主动化、常态化,让流动党员学习有渠道、管理有平台。与辖区流动党员面对面交流,从街道城市建设、环境提升等方面对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行了深入解读和系统阐述,用“小切口”讲好“大故事”,用“小课堂”凝聚“大智慧”,为流动党员送去干货满满的理论知识。通过板凳党课、党组织书记龙门阵、党员圆桌会等方式,让流动党员在思想碰撞中撞出“火花”、在精神交流中补足“钙质”。赠送党的理论书籍、观看红色电影,制定常态化交流、互帮互助活动计划。为流动党员“举办政治生日仪式”,重温入党誓词、学习歌唱红色作品,并开展党性修养交流。
突出服务性质,编织小心愿“贴心网”。“五色花”作为服务党员教育活动的主要阵地,在功能拓展上注重将党员意识转化为服务意识,联合33家企业开展“两单五微”活动,街道社区党组织及时搜集整理流动党员需求清单,并纳入区域党组织“需求清单”数据库,进行精准匹配,提供优质服务。常态开展“五微服务”。党组织采用一对一、多对一、一对多等方式积极认领流动党员“微心愿”,帮助困难流动党员实现个人小心愿。开展组织“支部家访”活动,实地走访慰问流动党员及其家属,了解其柴米油盐的“日常琐事”,解决其急难愁盼的“民心实事”,寓管理于服务,让管理更有力度,让服务更有温度。为困难流动党员家庭做好就业指导、家庭照料、子女教育等工作,切实把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送到心坎上。(栾玉川 梁有家 胡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