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锣打鼓台上站,今天说段三句半,学习宣传二十大,点赞!……评选各类文明户,党员乡贤来服务,治理成效需保住,爱护!”六安市裕安区江家店镇理论宣讲员们正在紧张排练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剧目,剧本反复打磨,宣讲员们齐心协力,将为村民献上一场“精神盛宴”。
“政策宣传既要接天线,又要接地气,要让老百姓听得懂、学得会。”理论宣讲员卢丙传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党的二十大精神传入江家店镇14个村的寻常百姓家。
作为第六届全国文明村的林寨村也有精神文明建设的“好抓手”。林寨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各个功能室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让村里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丰富起来。“孩子们都在城里工作,我也没啥负担,村里经常开展活动,我也来凑凑热闹。”村民王家田说道。各村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这一精神文明建设阵地,村民们齐聚一堂,第一时间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镇村干部也能及时收集村情民意,通过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及时满足群众需求。
在新沟民族村党支部书记郑兴华看来,老百姓的腰包越来越鼓以后,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提升,村里也正朝着这一方向全面发力。理论宣讲送到田间地头,文明新风吹遍村里各个角落,志愿服务活跃大街小巷……近年来,江家店镇坚持不懈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立足“美丽、生态、多彩、水韵”特色定位,围绕宜居宜业和美丽乡村建设目标,镇村联动,全力推进,让精神文明之花开遍乡村。截至目前,该镇成立15支志愿服务队,系统注册志愿者12000余人。
“阿姨,最近降温,衣服要多穿点,有什么困难就跟我说。”突然的倒春寒,王艳丽看望独居老人的计划提前了一些。作为芝麻地村关爱老人志愿服务小分队队长,“天晴下雨”是她每天醒来第一眼要关注的情况。“安徽好人”徐四新作为美村美户志愿者,无论刮风下雨,早晨7点,她准时带着清扫工具开始一天的工作。每次村里片区卫生检查,她负责的那一块都是最干净的。她不怕脏、不怕累的精神在全村的保洁员中起到了带头作用,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附近的村民。
精神文明建设如滴水穿石,需要久久为功。该镇通过开展“文明家庭”“讲述身边好人”活动、打造乡贤路等多种形式宣传道德楷模和凡人善举,引导村民见贤思齐、崇德向善。(张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