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总结推广基层社工站建设先进经验,探索、创新社会工作服务基层治理的有效模式,3月29日,根据合肥市民政局业务处室工作安排,合肥市社会工作联合会与蚌埠市社工协会围绕社会工作服务模式、社工站建设规范化等主题开展业务交流活动。合肥市社工联合会会长袁文长,合肥市民政局慈善事业促进和社会工作处处长许珊珊,蚌埠市民政局慈善事业促进和社会工作科科长殷悦,蚌埠市民政局社会组织管理局局长许得军,蚌埠市社工协会会长门建林,以及省社会工作协会、蜀山区西园街道相关负责人参加了交流活动。
考察观摩:社工站建设提质增效
当天,蚌埠市社工协会一行首先来到蜀山区西园街道市三级社工站建设运营指导中心考察调研、观摩学习,实地听取了社工站有关特色项目的介绍。蚌埠市社工协会认真观看了有关项目运营体系、项目介绍、工作成效、组织架构等内容,特别是心“蜀”计划。该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了蜀山区以推动社工站全域规范化、标准化、品牌化运营为契机,搭建“两院一心”工作平台。
“从健全社会工作服务体系、扩大五社联动业务领域、塑造社会工作服务品牌,提升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能力,培养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五个方面发力,推动现代社会工作与基层治理融合发展。” 合肥市基层社工站的创新工作经验获得了蚌埠市社工协会的一致好评。随后,蚌埠市社工协会又来到西园街道社工站和西园街道社区养老综合体进行观摩学习。在参观过程中,社工站的负责人详细为大家讲解了运营模式,区域布局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交流座谈:学习拓展思路,提升专业能力
座谈会上,合肥市社工联合会与蚌埠市社工协会开展业务交流,与会领导畅所欲言,现场气氛热烈。来自进驻蚌埠市民政局“两中心两基地”的社会组织负责人,承接蚌埠市社工站建设的社会组织负责人,蚌埠市社工协会工作人员参与了座谈。
“如何更好地与老人接触?如何给予特殊老人安全保障?”座谈会上,双方社工站负责人和社区工作人员就相关议题进行了充分的经验交流、信息共享,拓宽了社工站以及村社区工作人员的视野,查找自己的不足和短板,进一步提升了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通讯员 江长君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周梅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