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乡镇融> 郎溪新闻
政策给力!郎溪茶产业跑出“加速度”
来源:冯长福 杨泽慧 2023-04-04 09:47:16 责编:喻寒松 谷京荣 实习编辑 杨泽慧

 

00000

四月春光好,又到采茶季。眼下,郎溪县凌笪镇下吴村的万亩春茶陆续进入采摘期,茶农们抢抓农时,忙着采摘今年的首批明前茶。漫山漫坡的茶园里,茶树郁郁葱葱,采茶工腰挎小竹篓穿行其间,双手上下翻飞,一掐一提,熟练地摘下一片片嫩绿的茶芽。

“3月25日,我村举行了春茶采摘开园节,拉开了春茶开采的序幕,茶农进入最繁忙的季节。”该村后备干部余燕介绍,全村19个村民组827户基本上家家都有茶园,面积不等,她自家也有20亩茶园。

3800a9332f47403a8272a52ede8fabf

在该村麻园村民组,记者看到,永辰茶叶种植家庭农场的加工车间里,新茶加工一派繁忙。“我的农场有200多亩茶园,近几年每年生产干茶5000斤左右,品种有白茶、黄金芽、奶白茶、红茶等,纯收入50多万元。”该农场负责人吴定义告诉记者,这几天正在加工白茶,江苏、上海、浙江的许多老顾客都等着要货呢!

下吴村是地处苏皖边界的一个小山村,也是远近闻名的产茶大村。但十几年前这里的山都是荒山,村民大都选择外出务工养家糊口。如今,在政府引导和种茶大户带动下,这个村的茶产业发展迅速。

6dcca52568517e6cfa2c18ee7934685

2019年下吴村罗市村民组建设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村里环境变美了,道路通畅了。“这些年,政府的惠农政策真好!你瞧,这路修好了,江苏溧阳来这买茶叶的客户明显多了起来。”该村种茶大户邱君烈从2009年开始种茶,面积已由当初的40亩发展到340亩。今年春节前后,他还投入20多万元对茶厂的生产线进行了改造提升。

发展茶产业,走上致富路。下吴村党总支书记蒋福金告诉记者,全村茶叶种植面积总计10820亩,其中村集体茶场270亩,发包给大户经营;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22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超过2.3万元。整个凌笪镇的茶叶种植面积现有23000多亩,“近三年受新冠疫情影响,茶叶市场较为低迷。今年市场开始回暖,茶农们信心十足,干劲也大,都希望有个好收成。”凌笪镇高级农艺师许长旺说。

1215ff9ef1d85e01563e16a70f8cd8f

茶产业是郎溪县重点发展的农业支柱产业。该县地处皖、苏、浙三省交界,区位优越,气候温和,土壤肥沃,物产富足。茶叶种植历史悠久,一直以盛产名优茶著称于世。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生产建设兵团在郎溪建设了国营十字铺茶场,拥有万亩茶海,曾为亚洲最大的单体茶园。1996年,郎溪县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授予“中国绿茶之乡”称号。

“近年来,我县立足特色资源,聚焦市场需求,着力调优茶叶种植结构,突出发展黄茶、白茶等名优茶,注重抓好‘郎溪黄茶’品牌培育。”郎溪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吴晓表示,目前全县茶园总面积约9.2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5.4万亩(白茶2.7万亩、黄茶2.5万亩,其他无性系良种约0.3万亩),传统机采茶园3.5万亩。

“郎溪黄茶是一种采用绿茶工艺生产的茶叶,通常被称为‘品种黄茶’。”郎溪县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主任汪浩告诉记者,上世纪九十年代,郎溪境内发现茶树黄化现象,经过选育,培育出了郎溪黄茶新品种,近年在全县茶区大力推广种植。

2019年以来,郎溪县政府从优化茶园基地、壮大经营主体、升级加工能效、促进三产融合、强化品牌推广和技术服务等方面,大力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2019年至2021年,郎溪县财政连续三年每年安排500万资金促进茶产业转型升级。2022年开始,县财政每年安排1500万元资金,用于支持茶产业振兴。

b7052157a01f17989525662348ebc56

“政策导向很明确,主要围绕‘优种植、强加工、亮品牌’不断加大扶持力度。”吴晓表示,2022年对在本县境内大力发展黄茶、白茶无性系良种及地方名种茶园且配套节水灌溉设施、集中连片面积达100亩及以上的,给予经营主体一定补贴;支持经营主体通过新建、改建、扩建等方式,建设“标准化、生态化、宜机化”良种茶园或生态茶园,经验收合格后,给予一定补贴;支持茶企新建标准化加工厂房(面积不少于1000平方米)、配套引进先进加工生产线或成套设备,经验收合格后,最高给予不超过投资额50%补贴;鼓励经营主体开展绿色食品、SC认证,并给予一定的补贴。

该县建平镇文昌社区的诗武茶叶种植家庭农场是一家以茶叶种植为主的家庭农场。“县里出台扶持政策之前,茶园面积小、基础设施水平低。有了扶持政策后,良种茶园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可享受政府补助,我的农场迅速扩大种植面积并改善了基础设施,原先茶园只有100多亩,现有400多亩。”该农场负责人张诗武说,去年的抗旱中,茶园的节水灌溉系统发挥了大作用,有效降低了损失。

f2fe2c89306479d08d5b418cb580736

凌笪镇钱桥村的梦阳茶叶种植家庭农场是一家以茶叶种植和小规模加工为主的家庭农场,以前厂房面积小、设备少,年加工能力仅有5吨左右。“在获得政策扶持后,新建标准化、清洁化加工厂房4000平方米,购置机械设备80多台(套),年加工能力达到25吨,并获得了SC认证,年产值达到2000多万元。”该农场负责人杜伟告诉记者,2022年他在家庭农场基础上成立了郎溪县茶上居茶业有限公司。

政策精准落地,激发产业活力。据统计,2018年郎溪县无性系良种茶园占比为40%,2022年提高到61%;2018年全县茶叶加工企业有139家,2022年增加至184家;茶叶综合产值从2018年的7.8亿多元增长到2022年的14.84亿元。

吴晓表示,郎溪县将以“追赶江浙、争先江淮”的奋进姿态,强化科技创新和改革创新,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以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乡村振兴。(安徽党媒云记者 冯长福  实习生 杨泽慧)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