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利辛:生姜种植忙 迎来好“姜”来
来源: 李洁琼 魏薇 2023-04-06 09:45:30 责编: 武长鹏 何兰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好景看春耕。当前,正是皖北地区种植生姜的季节,在安徽省利辛县的田间地头,生姜种植已经形成规模,成为当地群众致富增收的又一渠道。

1416c3629bf6a5e8086d942aceb7c13

在利辛县巩店镇巩沟村七营庄一片春地里,村民们分工合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生姜种植的各项工序,有的将姜种块茎一枚枚摆到整齐的垄沟里,有的对垄沟内姜种进行消杀填埋,一派“农事催人忙”的热闹景象。

这是巩店镇浩懿家庭农场的春播场景,农场负责人刘坤介绍,今年他共流转了耕地200多亩,全部种植生姜。并且得益于近年来生姜市场紧俏,生姜还没种到地里,就被外地客商看上预订了,农户种起来也更安心了。

农场负责人刘坤高兴道:“生姜的销量不愁,我们联系的客户有做外贸的,还有内销的,有大量客户保证市场营销。”

同样是种植生姜,在王市镇朱新寨村,通过3年的摸索发展,种植户马志祥,从三年前试种20亩,发展到今年的300多亩,靠的是技术和市场的积累,这让他更加重视科技在生姜种植中的支撑作用。

acd14707d7c14357ee7d01edefd09d4

在姜地里,农场负责人马志祥正在和王市镇农技站高级农艺师朱宗胜交流生姜种植技术。他们手拿姜块围在一起,认真交流探讨着:“首先要选择姜种,选择一些比较饱满的,发一个芽至两个芽的……”

马志祥感慨道:“我以前种玉米种小麦,年年收入都不高,最后想到种姜,第一年试种还可以。第二年种植就达到预期收益。给我鼓足了种植生姜劲头!2023年我们又扩大了种植面积,对于种植管理和市场销售一点都不担心,最主要的是有我们的专家指导我们怎么种怎么管理,带动我们种姜产量上升。”

王市镇的特色生姜种植发展潜力巨大,经济效益显著。在生姜种植田管的高峰时期,马志祥农场每天的用工需求就需要60人左右,为附近的村民提供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

1d0a915068964a719685bb5217356c7

王市镇马高庄村民郑淑云就是务工人员的一分子,提到在合作社的工作,她开心道:“我们老年人出去打工人家也不要,这里的活不重,能干动,还能搁家带孙子了,也挣了零花钱了,俺们可愿意来啦。”

生姜种植不仅发展了特色产业,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和村民务工收入,更重要的是形成龙头示范带动作用,引领更多群众走上特色产业发展之路。如今,在王市镇通过大户示范带动,从事生姜种植的零星散户已达20户,种植面积近600亩,通过种植生姜让更多的农户从中获益。

王市镇马高庄村民周球珍就是其中一个,在马志祥农场刚开始种植生姜时,她就来到农场务工,两年下来她学到了不少技术,看到了市场,动起了自己种植的心思:“我在农场干了2、3年了,看他种的收成很好,我就跟老板商量化肥啥的都从他这里弄,生姜收了再跟他一起卖。”

16d5ee4cb24729ac3de836d199d017c

马志祥也因自己的带动作用而自豪:“带动效果比预期更好,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想把生姜产业做大,就要大伙一起行动才能形成规模。现在带动的有15户,化肥、农药包括种子从我这里拿,到时候他卖的姜,本钱给我的,赚了钱是他的。大家伙种得都挺有劲的。”

而随着生姜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当地政府有意加以引导扶持,正在完善仓储、保鲜及初加工等配套服务能力。王市镇朱新寨村党总支书记朱黎介绍道:“朱新寨村生姜种植这一块,不但可以提供育种、种植、储存,还包括加工、销售一条龙,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同时助力了乡村振兴。”

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农业产业规模化是推动产业兴旺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利辛县把生姜种植作为特色产业大力发展,充分发挥种植大户的示范引领作用,组织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生姜生产,以产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农民增收。实现了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成为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李洁琼 魏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