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乡镇融> 西河口乡
潘岔村:发展特色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来源:邵善东 2023-04-18 15:37:23 责编:代明俊 喻寒松 谷京荣

眼下正是春耕备耕的大好时节,走进六安市裕安区西河口乡潘岔村,映入眼帘是成片的山林。作为该村的党支部书记曹继柱这段时间最重要任务便是巡查油茶山林,因为这片茶林里藏着的都是“宝贝”。“这一片长得挺好,现在有三四十公分了。我们定期到山上进行巡查,看它长势情况。”对油茶林套种的黄精长势,曹继柱了如指掌。

潘岔村总面积18000亩,其中林地面积近11000亩,耕地不到2000亩。在这样的自然资源条件下,如何更好带动群众脱贫增收,不断培育、壮大村集体经济?村两委一班人把目光聚焦到了村里的山地,既保护好山林资源,又为发展找到出路。

2017年以来,潘岔村积极谋划,利用该村山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种养殖业,逐渐形成了以油茶、瓜蒌、蜗牛等为代表性的支柱性产业,村民收入不断增加,村集体经济也愈发壮大,2022年潘岔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了54.1万元。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如何让群众在致富路上走得更快更稳,注入产业发展新鲜血液是关键,潘岔村两委把眼光再次瞄上了村里拥有的山林资源。经过多方考察学习和探索,2021年潘岔村开始尝试在连片油茶林中套种黄精。眼下即将到了第3个年头,望着长势良好的黄精,曹继柱和村两委一班人总算松了口气。“明年就可以见效益了,像这样套种的黄精,我们村有500亩。昨天我们已经采样了,送到皖西学院检测它的药用价值情况。”曹继柱说。按照三年一采收,参照目前市场行情,预计每亩黄精经济收益在10000元左右,平均每年能为村集体经济收入贡献17万元。

“100块钱一天,在家门口上班也能照顾到家。”今年62岁的邵必霞正在村里新辟的黄精种植地里忙活。有了先前的尝试和经验积累,今年潘岔村在之前种植的基础上,将村里闲置的60亩荒地进行了整合,套种上了黄精。

黄精种植成了村里的新兴产业,也让周边十几户村民参与到庄前屋后的黄精种植中来。而黄精的田间管护,也拓展了村民就近就业务工渠道。潘岔村在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也越走越稳。(邵善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