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打出服务企业“组合拳”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蚌埠警方 2023-04-18 15:53:45 责编:齐晓迪

“我们是一家易制爆类型企业,能否结合一些案例给我们员工上堂安全防范课?”近日,在蚌埠市公安局淮上分局沫河口派出所“网上警企议事群”里,一家企业负责人向民警咨询。“请告知具体时间,我来准备课件。”社区民警朱杰很快便在群里回复,并着手准备相关工作。

图片

沫河口工业园共有大小企业190余家,园区内企业多,危爆物品领域治安防范风险大。朱杰充分发挥“网上警企议事群”作用,与600多位企业负责人和职工成为网上好友,扩展线上、线下两个阵地,延伸工作触角,全力确保园区治安稳定。

这是蚌埠公安机关服务企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蚌埠市公安局以《安徽省公安系统服务企业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30条措施》为指引,持续优化办事流程,不断加强警企联动,深入推进公安行政管理服务改革,推出一系列便民惠企措施,打出服务企业发展“组合拳”。

优化办事流程 服务提质增效

为方便企业快速办理各类行政审批事项,蚌埠市公安局进一步下放审批权限,在全市设立6个“为企服务专窗”,整合治安、户政、交管、出入境、禁毒等涉及政务服务审批事项进驻专窗;对企业一次有10人以上办证需求的,安排专人全程对接服务,并根据企业需要提供就近办理、专场办理或上门办理服务,缩减事项办理时限;对有招工引智需求的企业,推出高级人才服务“优先办”举措,在全市出入境、车驾管窗口开设高级人才服务“优先办”通道。

3月21日,蚌埠市固镇县职业教育中心张老师在民警入企宣传人才落户“随意迁”政策时,咨询户口迁移的办理程序。民警当场向其出具户口业务“一次性告知单”,并告知其就近可办理业务的地址。当日下午,张老师就前往县行政服务大厅公安户政“为企服务专窗”递交了相关材料,民警当场受理并办结了工作调动户口迁移业务。

蚌埠市公安局打破部门壁垒,与市税务、银保监、市场监管部门及机动车检验等单位依法共享相关数据,实现车驾管材料“免提交”、特种行业备案“零材料”、货车限行办理“全省通”。截至目前,在蚌企业共有1667辆车享受到购置税、交强险“免提交”服务,每月平峰时段进入主城区的2000余辆中型厢式货车不受通行限制。

与此同时,蚌埠市公安局积极推行容缺受理“一次办”服务,围绕企业实际业务需求,明确划分各类审批材料的主要材料和次要材料,在主要材料具备、次要材料欠缺或者存在瑕疵情况下,申请企业书面承诺在规定时间补齐补正相关材料后,可进行容缺受理。近日,某运输公司员工在办理机动车解押手续时,未携带营业执照原件。按规定,缺少营业执照车管所无法受理业务。为减少办事人往返时间,蚌埠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启动容缺办理机制,为其快捷办理了相关业务。自推行容缺受理“一次办”服务以来,蚌埠市公安局已容缺办理企业申请46笔。

图片

蚌埠市公安局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出台《首次轻微违法行为免罚清单(第一批)》,全市公安交管部门在柔性执法和“免罚清单”基础上,根据该市交管工作实际增加5项“免罚清单”,鼓励违法人员和单位自行纠错,增强执法活动的包容性。对于运输鲜活农产品的车辆有未随车携带行驶证、未放置保险标志等轻微违法行为,免予处罚;对于运送生产物资的外地车辆,因不熟悉道路驶入货车禁止通行区域的,经交通警察当场指出立刻终止违法行为的,免予处罚。2月以来,全市公安交管部门共对1200余起未随车携带行驶证等轻微交通违法免予处罚。

建立“包保”机制 帮助企业强身健体

为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蚌埠市公安局建立“警官联系包保”工作机制,对重点企业和重大工程项目纳入包保联系范围。民警主动上门为企业提供安防业务指导,督促指导包保企业建立内部保卫机构、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同时,深入查找企业在治安、消防、交通等方面的安全隐患,定期排查梳理涉企矛盾纠纷。针对涉企涉项目警情,市公安局指挥中心在指派民警出警的同时,将警情向包保局领导、派出所所长、民警推送,靠前一步做好安防服务。

图片

对于涉企案件,蚌埠市公安局建立涉企重大案件“领导领办包保”工作机制,对涉企案件快侦快办快结。刑侦部门始终保持对涉企黑恶犯罪的严打态势,重点对涉及企业和重大项目建设单位反映的强迫交易、强揽工程、恶意竞标等线索,快速处置、全面深挖核查。2月以来,共核查涉企黑恶线索3条,发现犯罪线索1条,立案1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名。为提升企业自我防范能力,蚌埠公安在全市开展企业财务人员反诈宣传,定期组织反诈培训,强化企业人员的防骗意识。

图片

为保护企业知识产权,蚌埠市公安局建立企业名单库,主动走访企业,开展普法宣传,主动收集侵害企业商业秘密、商标权、著作权等案件线索。对于相关企业的海外项目,蚌埠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科为相关企业安排警务联络员,主动了解企业需求,依法保持企业的海外利益。同时,组织有资质的保安服务公司对企业进行风险防范培训,帮助企业提升海外项目安全防护能力和水平。2月以来,全市公安局各级包保责任民警已走访帮扶重点企业、项目136个,侦办知识产权案件6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5人。

深化管理改革 畅通诉求表达渠道

蚌埠市公安局成立为企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设立“为企服务警务室”,加强涉企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建立网上“警企议事群”,定期召开警企恳谈会,及时排查化解各类涉企矛盾纠纷。2月以来,全市各级包保责任民警排查化解涉企矛盾纠纷79起,有效预警防范涉企案件5起,为企业解决难题3个,发布治安动态、安全提醒等信息5000余条,收集企业意见建议40余条。

图片

蚌埠市公安局增设“护企110”专席,涉企报警电话的接听、处置、跟盯、反馈形成闭环运行机制。3月13日,“护企110”专席接到报警:有人在某冷鲜城闹事。专席工作人员立即指令淮上分局吴小街派出所出警处置,同时按照“一警三派”要求,将警情信息同步推送至包保领导和包保民警。吴小街派出所民警到达现场了解情况后立即上报,包保局领导迅速带领包保民警赶赴现场,积极联系冷鲜城负责人及公司负责人,协调纠纷双方冷静协商解决问题。最终,双方妥善解决此事。

在此基础上,蚌埠市公安局与政府12345热线建立定期会商机制,对涉企警情落实多方联动措施,推动问题及时化解。2月以来,蚌埠市公安局“护企110”专席共接涉企报警电话7起,均已闭环妥善处置。

龙子湖分局:创新警务模式 开展共建共治

近年来,安徽省蚌埠市公安局龙子湖分局秉承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理念,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创新“资源整合、联勤联动、优势互补”的社区警务模式,夯实社会治理基层基础,不断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2021年12月,龙子湖分局在解放派出所辖区试点成立曹山街道中心警务室,覆盖4个村社,打造“四片合一”的社区警务模式,破解以往“一区一警”势单力薄的困局。中心警务室所属片区的2名民警与4名辅警实行社区警力专职化,不参与派出所值班、不承担打击指标任务、不参与非警务活动,确保中心警务室全时段为民服务办事。

针对周边3万余名居民证件、证明办理需求大的特点,中心警务室配置居民身份证、车驾管、出入境“三合一”自助办证服务机,开通流动人口居住证申请、无犯罪记录证明申请、特种行业许可证申请、边防通行证申请等业务,安排专人为群众提供指导帮助,并对孤寡老人、行动不便的办证群众及重点单位提供上门办证、送证上门服务。

中心警务室与社区服务中心合署办公,形成人员联动、资源共享、场地同用的集约化协同办公工作模式。民警定期举办警民恳谈会,开展入户走访等工作,及时了解群众诉求。今年以来,警务室已举办警民恳谈会32场、向群众汇报工作会9场,走访居民和单位、场所600余家,收集意见建议50余条。

为构建和谐平安社区,中心警务室民辅警与辖区人民调解员、律师志愿者、联系社区的法官、心理咨询师、社工、网格员、党员志愿者等组成工作小组,共同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月16日,辖区发生一起劳资纠纷,警务室立即启动矛盾纠纷化解机制,组织双方当事人在警民联调室“坐下来谈”。工作小组成员以法为据、耐心劝导,促成当事人达成协议,解决了拖欠工程款问题。截至目前,中心警务室共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00余起。

中心警务室还联合社区工作人员,定期对辖区独居老人、困难群众等进行重点帮扶,帮助困难居民学习就业技能,依法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警务室成立以来,已接处群众报警求助140余起,走访帮扶困难群众30人次。

为守护辖区安宁,中心警务室发动辖区单位和志愿者,整合组建“警地民”群防群治队伍,开展常态化巡逻检查,及时消除风险隐患。截至目前,已组织辖区群众开展巡逻防控100余次,破获盗窃案件1起,化解矛盾纠纷20余起。1月6日,警务室接到群众举报,称在辖区一民房里疑似存放烟花爆竹。民警闻讯而动,很快锁定违法行为人梁某、张某,查获非法存放烟花爆竹仓库1处。

民有所呼,警有所应。为及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警务室建立4个“网上警民议事”微信群,将法治宣传、提醒告知、矛盾化解、为民服务、异常报告、安全防范、弘扬正气等内容融入其中,已发布法治宣传信息540篇,结合辖区高发警情发送提醒告知92条。(蚌埠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