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傍晚,漫步新河,空气清新,小草发芽,树木开花,河水清澈,水面上一群群野鸟或掠过水面“翩翩起舞”,或在水边“闲庭信步”,岸堤上游人如织,欣赏着美丽的风景。
历史上的新河曾是缓解上游洪水的重要通道,下游直通老睢河,途经灵璧县杨疃镇北部的几个村,为本地农业浇灌发挥着重要作用。若干年前,由于两岸小作坊及养殖业的兴起,污水的排入,两岸的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
“那些年,河两岸的群众一心想挣钱,根本就想不到生态保护,导致河流失管,问题越积越多,河床越来越高,污染也越来越严重。”杨疃镇杨集村党总支书记程壮壮说,这些违建不仅破坏了河道景观,还造成了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特别是养殖场的垃圾、脏水排入河中,严重污染了河道水质,附近不少村民因饮水出了问题而重病缠身,导致村民不愿意靠近该河。昔日清净的新河,逐渐被一个新名字—“害民河”所代替。
“乡村要振兴,人居环境必须整治,而杨疃镇的‘害民河’问题是新时代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绕不过的坎。”该镇围绕运河的清淤问题多次与市、县相关部门汇报、沟通、协调,最后取得了水利部门的支持,确定全面清理该河段。
针对河水污染问题,市县两级政府重拳出击,关闭沿线所有养殖场、小作坊等小乱散建筑,从根源上杜绝污水排入河道的问题,按计划分批次完成河道支流的黑臭水体治理。同时,在支流上建设节制闸等整治等项目,提升新河水泄洪和灌溉能力。随着市县政府对运河投入增加,沿岸逐步完成绿化和道路硬化,并打造沿河景观,昔日“害民河”摇身变为绿树环绕、碧波粼粼的活水,被村民们冠以新名:“幸福河”。
为了加强对河道管理与保护,近年来,各级政府还不断健全河长制,建立了河长制管理体系,实现域内每条河流、每个河段都有人管。河长定期对责任河道巡河,相关部门对乱采、乱占、乱堆、乱建、乱排等河流“五乱”问题严查严治,维护河流健康生命。
现在的新河,坚持管用一体,生活污水一律禁止排入。沿岸各村成立了志愿服务队,配备了村级河长,开展常态化巡查,杜绝乱倒乱排等行为发生,昔日的“害民河”已变成造福群众的“幸福河”。(王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