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荒山到青山,再到金山银山,近年来,郎溪县因地制宜发展蓝莓特色产业,不断提高科技种植技术,推动蓝莓产业高质高效发展,让小小蓝莓果成为群众增收的“幸福果”、乡村振兴的“金果果”。
技术员江超说:“我们现在园区全网络覆盖,它通过网络就可以自动地控制这些阀门的开关,来实现这边的浇水,手机打开之后,我们想让它浇水,它就可以浇水,变绿了,阀门响了,说明阀门已经打开了,我们就可以对这边园区进行浇水。”
日前,笔者来到基地,令人惊叹的是,身在园区内,脚下却并没有泥土,一株株蓝莓全部生长在盆里。这里蓝莓采用的是无土栽培技术,盆内不是用土栽培,而是用氮磷钾等各类营养物质精确配比的全基质。除了无土栽培,在灌溉、施肥方面也引入了科技的力量。仔细观察会发现,每棵蓝莓植株盆里都有4支滴箭,盆与盆之间有管道相连。
江超说:“这是我们刚引进的水肥一体自动化灌溉系统,它的好处就是使用了现在的物联网技术,可以在手机、电视、电脑,无论你是在哪里,只要有网的地方,我们就可以对园区进行监控、进行操作,它非常省人工,只要一个人就可以管理400亩园区的日常工作。”
今年45岁的梅仪和是该县十字施吴村人,2019开始承包荒山种植蓝莓在种植过程,发现地栽蓝莓有缺点,采摘期难,鲜果难卖,遇到阴雨天,还能造成损失。为了改变现状,2022年多次从江浙考察学习,决定引进技术尝试物联网种蓝莓。据悉,采用物联网技术,降低劳动力成本,实现精准化种植,提高了蓝莓的采摘周期,增加了产量。
施吴村蓝莓基地责任人梅仪和说:“我把整个常州的那个整套技术全部引进过来了,我才开始这样发展蓝莓,我也想在郎溪这一块带个头把这桩事搞好,为郎溪做一点贡献。这个技术含量是非常高的,现在我一期是50亩地,后续准备200、300亩在后面,按照这个模式来带动整个郎溪的一片蓝莓园。”(余克俭 曹思源 丁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