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省、市卫健委统一安排,开发区就辖区内托育服务发展情况进行专项调研,我们采取了实地走访方式进行了相关的调研工作,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托育服务发展现状
至2023年4月,蜀经开积极发展普惠托育园,鼓励幼儿园参加普惠幼儿园评估认定工作,全区普惠幼儿园达到6所,目前全区享受普惠的孩子近达千人,为0-3岁婴幼儿提供全日托、半日托、临时托、计时托等服务,有效缓解了缓解婴幼儿“托育难”。缓解公办园“入园难”,逐步形成以普惠性资源为主体的办园体系。缓解家长“接娃难”,2023年春季学期幼儿园延时服务实现全覆盖,家长按时“接娃难”问题基本解决。
二、辖区托育服务面临的形势
1.是社会托育服务供给缺位,布点不合理。目前,卓然社区福利性社会托儿所服务体系缺位,育婴成本完全回归家庭。根据调研走访来看蜀经开入托难、托班贵等问题十分凸现。托儿所(班)数量不足,婴幼儿在公立机构入托的比例持续下降,0~3岁的孩子主要由祖辈照看,不少母亲为了照料子女,也往往弃职回家。托育服务机构失衡,部分公办幼儿园虽设有托班,招收两岁半或两岁的幼儿,但鉴于学前教育资源总量不足,为完成学前教育计划设置的入园率指标要求。民营开办托育员收费昂贵,家长往往望而却步,既未达到缓解家庭照料负担的目的,反而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和时间成本。同时,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服务体系建设及其服务提供与先进地区和群众需求仍有较大差距。据调查开发区的托育服务供给基本处于“政府缺位、市场失灵、社会失职、家负全责”的失衡状态,既抑制了育龄妇女的二孩生育意愿,也影响了她们的就业发展与全面两孩政策的落地。与发达国家、地区的入托率50%以上相比,我区尚有较大差距。据调查,大部分家长有托育需求,部分家长,特别是回迁小区周边的家长没有受到过托幼方面的教育,宣传力度的不足,加上收费价格、网点布局以及幼儿家长顾虑等方面原因而存在现有园所招不满人,有需求的却入不了园的现状,建了园招不到人的问题,直接导致了开发区托育机构的恶性循环。
2.是相关政策缺位,托育服务事业发展无章可依。目前,开发区的托育服务总体目标不明,缺少政策支持。根据本次调研结果,开发区部门托育园师资力量不足,薪酬低,存在引不到人,留不住人的现实问题幼教系统幼师薪酬普遍在3000元左右,由于幼师存在工作专业性强,责任大,时间久等问题,存在劳动与薪酬的不对等,各托幼机构存在引不到人,留不住人的问题,而这一问题的存在,使各幼儿园不愿在师资力量的培训上加大投入,进而形成恶性循环。
三、完善托育服务的相关意见建议
1. 建议有关部门明确托育公共服务地位,统筹协调托育服务管理机制。要进一步加强托育公共服务的供给,将构建公共托育服务体系上升到坚持儿童优先、促进妇女发展,影响区域社会和谐稳定的高度予以重视;要将托育服务纳入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发挥政府在制定政策、引导投入、规范市场、营造环境、监督管理方面的主导作用,整合利用卫健、教育、民政、人社、税收、市监、国土等部门资源,为托育服务业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与社会发展环境。
2. 完善托育服务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规范托育服务业的发展。放宽政策限制,降低准入门槛,公平对待并扶持民营托育机构,借助财政补贴途径,引导和支持民办托育机构发展,比如提供税收优惠等支持民办公助类托育机构发展。借鉴发达地区先进经验,研究和制定托育服务相关的标准和规范,明确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师资配备、设施配置等准入标准和条件,引导托育服务规范化发展。用时加强对现有托育机构的监管,建立完善常态化监管、动态评估和处罚惩戒等制度和机制,推动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服务业的有序和可持续发展。
3. 鼓励有条件企业在工作场所内开设非营利性儿童照料中心,并提供一定的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要研究和探索为贫困家庭提供公共托育服务的方式方法;要将投资公共托育服务作为缓解家庭和工作矛盾、走出低生育率陷阱的重要举措来抓,确保开发区的托育服务水平的提高。(蔡正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