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山县铜闸镇在全域环境整治中不断通过微治理升级、微改造更新、微景观营造、微循环发展的“四微”工作法,实现“微景观、小改造、大提升”,努力让美丽宜居村庄充满“乡里乡气”的农村味道。
微治理升级,面上抓整治。全年度开展“美丽庭院”创建、人居环境积分制、志愿者服务等活动,形成特色有成效的志愿品牌和队伍。不断总结经验和做法,做到示范引领 和长效管护相结合,充分发挥党员、群众在全域环境整治中的主体作用,改掉往日“干部干、群众看”的不良局面。不断形成镇、村干部、群众齐抓共管的“环境卫生整治”大格局,促进农村环境面貌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
微改造更新,点上抓品质 。因地制宜、立足特色,融入新业态,利用竹篱笆、青砖废瓦、废弃的坛坛罐罐、闲置的犁耙水车等乡土老物件,结合移风易俗、垃圾治理、文明创建等宣传内容对村庄房前屋后闲置地等零星地块进行微改造更新,做到小成本投入,以小菜园、小花园模式改造大环境提升,为更多的美丽宜居村庄整治提升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微景观营造、线上抓效果。预判重要节点,2023年布点创建打造1个省级美丽乡村、1个老鹅汤美食村、多个美丽宜居自然村。对国道329、省道213、东太路、长海路、中干路、太湖山景区等周边村庄进行穿点成线,采取小尺度节点打造,分片区实施,推动镇内道路周边大范围风貌得到根本改善,全面促进全域景区化、村庄景观化。
微循环发展,综合抓提升。通过秸秆还田、秸秆发电,大量减少焚烧带来的空气污染和资源浪费,通过铺设污水管网集中治污、促进村庄生态可持续。今年铜闸镇自然村污水集中处理将达到50个,占全镇自然村总数三分之一,从而有效地改善村庄内外整体环境。(谢大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