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高温多雨天气来临,目前正是野生蘑菇生长旺盛季节,也是群众误采误食毒蘑菇引起中毒的高发期,为有效防范野生蘑菇中毒事件发生,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近期,肥东县包公镇在辖区内积极开展“珍爱生命,远离毒蘑菇”系列宣传活动。
该镇各社区利用党群服务中心的大喇叭进行语音广播;在社区公开栏张贴宣传海报,介绍毒蘑菇风险、防范、辨识、急救等知识;悬挂条幅到村中人行密集地;在沿山社区的主要进山入口设置警示标语牌;利用LED电子屏持续轮播宣传标语;通过微信群组、朋友圈等转发宣传毒蘑菇风险预防的文章、视频。形成多方位、多方式的立体宣传格局。
镇、社区干部深入农贸市场、商超、餐饮单位等重点区域,监管检查的同时向商户、群众发放宣传手册,广泛宣传毒蘑菇风险预防知识,要求商户不得出售野生蘑菇,叮嘱群众不采购、不食用野生蘑菇。一旦误食,要迅速采取科学方式进行催吐,同时前往医院救治,以免延误治疗。
该镇组织网格员志愿者上门入户宣传,通过发放宣传手册,对村民群众进行有关毒蘑菇的科普讲解,从“充分认识毒蘑菇的危害”“错误的毒蘑菇识别方法”“蘑菇中毒后如何自救”等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告诫村民群众毒蘑菇的危害,向村民群众科普了几种常见毒蘑菇类型,工作人员提醒广大在家群众不采摘、不购买、不食用、不出售野生蘑菇。入户宣传提高了村民群众对毒蘑菇种类的记忆,使村民群众了解到毒蘑菇的危害性。
为提升师生对毒蘑菇的认识,该镇还组织辖区内学校开展预防毒蘑菇宣传教育,结合视频、图片、宣传折页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辨别毒蘑菇和了解毒蘑菇的危害,并传授食物中毒的急救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风险防范和食品安全意识。
本次系列活动,在全镇形成了浓厚的宣传氛围,切实将相关知识宣传到位,有效增强了群众自我防范意识,提高了对毒蘑菇的辨别能力,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下一步,该镇将加大宣传力度,加强日常监管,牢牢守住食品安全底线,进一步从源头预防和遏制食品安全事件发生。(昂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