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耕种农田一样经营企业,一块地从“低产”到“高产”,就必须算好经济账、资源账、环境账。“腾笼换鸟”就是要将低效土地和厂房,通过更换经营主体的方式招引高产出项目和企业。“亩均论英雄”作为一个倒逼机制,可以有效倒逼亩均效益不高的企业,必须加快通过转型升级,以“腾笼换鸟”的途径寻找发展新路径。
合肥蜀山经开区作为一家年轻的国家级开发区,辖区面积小,土地资源少是最为突出的问题。目前东区6.75平方公里,西区4.85平方公里园区土地几乎均被开发,无法承载大型新型工业项目落地,因此开发区转换思路,从存量中找增量,重点推进“腾笼换鸟”工作,为重点项目提供有力要素保障。
目前,开发区已成立“资源提升创新服务中心”,推行土地健康体检和土地管家模式。推进低效土地处置、优布局提效益,首先摸清底数确定方案。全面摸清园区内低效土地企业的面积、位置、使用现状等基本情况;建立“一地一册”工作台账,梳理问题,研究举措,制定“一地一册”实施方案。目前已掌握14宗共计600亩的低效用地,其中东区6宗约170亩,西区8宗约430亩。针对部分存量低效用地,根据企业自身经营规划,着力开展地块的升级改造,例如蓝希检测、人和科技地块共83亩达成升级改造协议,进入建设前期规划报批阶段,后续将建设一系列产业载体,为开发区项目入驻提供新发展空间。与此同时,开发区也将重点推进土地收储工作,对临破产企业土地进行合理评估,根据市场价格由管委会进行土地回收,例如150亩新城电力地块已完成评估和土地收购协议签订,计划5月完成地块现状交付。针对已收回地块,将根据地块特点嫁接合适项目,实现旧瓶装新酒,亩均论英雄的新局面。
下一步,开发区将以目标为导向。以“目标倒逼责任、时间倒逼进度、督查倒逼落实”为原则,对腾笼换鸟工作进行全程督办、跟踪问效,确保闲着土地早改造,早收回,早使用,早创收。(戴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