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徽省利辛县新张集乡抢抓乡村振兴战略机遇,积极探索发展新路径,坚持把鸵鸟特色养殖作为助农增收的重要举措,既盘活乡村资源,又壮大村集体经济,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特色持续产业发展之路
走进新张集乡友谊社区,一处偌大的鸵鸟养殖基地映入眼帘。只见一只只一人多高灰色的鸵鸟,扑棱着硕大的翅膀,时不时地抬起头来引吭高歌。养殖场负责人候井凡通过养殖鸵鸟找到了一条增收致富的新路子,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又一示范。
“鸵鸟的市场价格比较稳定,活体每公斤80元,如果是宰杀好后分块卖,可卖到每公斤100多元,一只鸵鸟能卖6000多元。鸵鸟生长周期短,抗病能力强,肉质鲜嫩,养殖方式简单,鸵鸟对生存的地理条件要求较低,不论荒地、丘陵、坡地都可以正常养殖,圈舍投资少,养殖起来比较简单。”说到鸵鸟养殖,一向话不多的侯井凡打开了话匣子。
鸵鸟的饲料就是普通的蔬菜和遍地的杂草,投入成本低,但经济价值高。鸵鸟浑身都是宝,鸵鸟肉和蛋营养价值高,在市场上销路很好;鸵鸟的羽毛可防静电,是做羽绒服优选;鸵鸟不但可以加工肉食、蛋食,还可以作为观赏鸟类供游人参观,前景可观。
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养殖基地里现有存栏鸵鸟已经达到500只。养殖场优先选择贫困群众到养殖场工作,按日结算工钱。同时,养殖场还对周边有养殖意愿的农户出售小鸵鸟,其间公司无偿提供技术指导,实行“家庭寄养”“托养回收”,拓宽群众增收致富路子
“目前来看,鸵鸟养殖效益非常可观,一只鸵鸟一年能增收1万元。我们下一步的工作打算是鼓励养殖户扩大规模,带动周边群众增加收入。”新张集乡友谊社区党总支书记王学彪说。
下一步,新张集乡将立足产业发展现状,坚持“党建+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积极探索创新乡村产业发展新路径,赋能乡村产业振兴,逐步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相结合的产业发展新路子。(王勤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