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潭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将收回的麦子放在村合作社的晾晒场进行晾晒
近期,灵璧县下楼镇陈潭村以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为切入点,坚持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结合自身实际,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工作, 蹚出致富新路子。
“我们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小麦种植面积有70多亩,主要是‘骆麦26’品种。”据陈潭村合作社负责人张慈会介绍,开展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是发展新型集体经济、带领群众共同富裕的创新实践,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四化同步”发展的重要抓手。今年已是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规模种植小麦的第二个年头,去年实现了大丰收。今年驻村工作队协调资金对流转土地的生产路进行了路面硬化,周边的沟渠进行了疏通治理,排灌能力大幅提升,种植和管理有了更充足的保障。“今年的收成又是一个大丰收。”张慈会满怀欣喜地说。
据了解,陈潭村是下楼镇4个脱贫村之一,于2017年底脱贫出列。过去由于基础设施较差,全村三分之一以上土地收入存在靠天吃饭状态,村里没有产业,集体收入较为薄弱。2021年,村两委换届后,为了有效解决群众分散经营效益低下、耕种意愿不强的问题,村党支部鼓励村民抱团发展,实现规模化种植,于是成立了“灵璧县陈潭村农业专业合作社”。为更好促进自身发展,该村借助定点帮扶单位力量,在帮扶单位前期援建的村储粮仓库近500平方米、晾晒场地2000平方米的基础上,又申请为储粮仓库配备烘干设备,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奠定了合作社发展的良好基础,2022年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117.38万元,较2021年翻了一番。
截至5月底,陈潭村已通过党组织领办合作社领办乡村道路硬化、水利基本工程项目建设,集体收入增收效果可观,可更好带动村民收入,实现共同富裕。下一步,陈潭村将积极探索实施以“党组织领办合作社+项目+脱贫户”工作法示范带动,牢牢把握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公有”属性,宣传发动更多的群众入股或参与,实现村集体与群众共建、共担、共享、共赢。(刘道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