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穿上军装,他们保家卫国;走进校园,他们教书育人,把爱党爱国爱军的种子深植青少年心田。
为进一步拓宽退役军人就业渠道,发挥退役军人在传承红色基因、加强青少年国防教育、为党和人民培养可靠接班人方面的独特优势,我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和退役军人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省教育厅、省人社厅联合发布《关于促进优秀退役军人到中小学任教的实施意见》文件。
为选树典型,通过逐级推荐、层层筛选,新华网安徽频道和老兵融共同开设“兵教师”专栏,首期将推出12名“兵教师”的优秀事迹,以飨读者。
“能为困难儿童圆梦助学尽一份力,做些微小的贡献,让更多贫困儿童走出困难建设自己,建设未来,建设家乡,是我一直以来的心愿。”多年来,许晨积极帮助困难儿童圆梦助学十余人、参与社会公益百余场。但对他来说,这些事情并不足为道,“当兵保家卫国,退役服务民生”,创业成功的他有这个能力,也就这么做了,“我会尽自己所能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困难儿童。”
2000年,18岁的许晨毅然参军入伍,近13年的服役期间,他听从指挥,刻苦训练,圆满完成组织布置的各种任务,多次受到表扬嘉奖。2003年,他被武警合肥指挥学院授予“嘉奖”,2007年被武警合肥指挥学院评为“优秀士兵”,2010年被武警安徽总队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12年被武警安徽总队训练基地授予“三等功”。十几年的军人生涯淬炼了许晨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和忠诚正直的高尚情操。
投身国防教育 赓续国防意识
“青少年有理想有担当,国家才有前途,民族才有希望。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牢固树立国防意识和家国情怀,是我应该做的。”走出军营,许晨始终不忘军人本色,牢记党员身份与义务,秉持着“退役不褪色,建功新时代”的坚定信念,力所能及地普及国防知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安徽省老兵应急救援队成立后,许晨第一时间积极加入队伍,与战友们共同续写军人荣光。蜀山大队成立后,他成为了担任蜀山区老兵应急救援队书记。
新的身份为他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便利。许晨依托合肥市蜀山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资源,面向合肥财经学院、合肥三十六中、合肥高新中加学校、合肥市四十五中、亳州路小学、合肥市琥珀小学、天鹅湖50中、包外一小等中小学、高校学生,累计组织开展党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国防知识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活动40余场,受益师生达3200余人。
组建民兵连队 培训民兵技能
“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支前”深知国防重要性的许晨,积极参与组建了合肥市警备区预备役突击连。
2021年7月中旬,持续强降雨“突袭”郑州,河流漫堤决口,百姓被水围困。
汛情前不久,许晨和数十名老兵应急救援队队员参加了合肥警备区组织的为期1周的抗洪抢险应急训练,学习掌握了水上操舟、溃坝筑堤等抗洪抢险水上搜救关键要素,为安徽省老兵应急救援队抽组队员驰援郑州参与抗洪抢险救援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去年9月,我和老兵应急救援队的十来个队员一起,参加了合肥警备区组织的应急营集训,还获得了优秀学员的称号。”身为“优秀学员”的许晨,不忘带动身边的人共同进步,主动帮传带老兵应急救援队其他队员,并编写国防教育相关手册,培训队员学习新技能,总结形成了一套属于安徽省老兵应急救援队的特色经验,为安徽省老兵应急救援队探索出了一条民兵预备役突击队、社会救援队融合发展,一体化遂行任务的新路。
保卫国家安全,参与疫情防控
2022年3月,新一轮新冠疫情爆发,疫情防控形势越加严峻复杂。在国家需要的紧急时刻,许晨没有一丝迟疑,果断冲锋在前。
疫情期间,“一药难求”的状况让很多人内心不安,了解到居家群众特别是急危重症和孕产妇有就医买药难的问题时,许晨主动加入合肥市“抗疫”爱心志愿服务队,帮助急需药品的群众购买运送相应药品和物资,为人民的安全健康保驾护航,给大家吃了一颗定心丸。
许晨在“疫”线当先锋、作表率,让许多接受过他培训的队员深受影响,紧随其后,投身到保卫人民和国家安全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去,以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高质量地完成了防疫工作,用行动诠释了退伍军人的精神风貌。
军人、党员、社会公益人士、老兵应急救援队队员、创业者……许晨的身份在变,对党和国家的忠诚、为人民服务的热忱和真心不变,他用行动践行着“退役不褪色,建功新时代”的铮铮誓言。(安徽党媒云老兵融实习记者 刘静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