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刚过,灵璧县杨疃镇杨集村村民蒋兴红的家里就热闹了起来,村民、村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大家有的坐着,有的站着,一场协商议事会即将在这里开始。
近年来,杨疃镇打造协商议事平台,推动协商议事在各村开展。协商议事会由本地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和德高望重的老同志牵头,以当前群众面临的问题为协商内容。协商会根据群众需求可随时召开,为本地群众提供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平台。
“如今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而咱们村的土地过于零散,不利于机械化作业,今天把大家请来,就是想让大家出出金点子,找找好路子。”顾杰开门见山地说。
“村民之间可以互相交换呀!”村民蒋大五扯着大嗓门率先提议。
“互相交换只适应于一部分农户,但不能适应大多数群众,因为各户之间的土地面积不一样,另外,还需要交换双方的你情我愿呀!”网格员盛方华说。
“我建议把蒋家组的700多亩土地合到一起,然后根据第二轮土地承包时各户的地亩数重新分配到各户。”党员将兴红说。
“这个方法好,可是咱庄上的土地因为自然条件不同,有的土地基础条件好:交通方便、有抽水井、排水便利,反之,还有些土地就不具备这些条件,条件好的会同意合并重分吗?”种地能手蒋良不急不慢地分析着。
“这些都不是问题,今年我们村的12000亩土地要全部建设成高标准农田,到那时土地上新修了排水渠、增加了机井、新河叉口也会修上排灌两用闸站,田间修上纵横交错的联通路,全村的土地就变得平整、旱涝保收,无优劣之分。”杨集村党总支书记程壮壮说。
“有这好事,大家何乐而不为呢?”种地老把式蒋大伟说,“不过,我还有个疑虑,在这里不得不说,以前的土地确权证书上写得清清楚楚各家的土地位置和面积,土地集中后重新分配,上级还能再次给我们颁发新证书吗?”
“老蒋这个问题提得好,土地确权证书的问题,村里早已请示上级相关部门,到时会根据原地亩数和新位置重新颁发新证书,确保各家各户的地亩数不变。”顾杰说。
不知不觉到了晚上11点,大家个个精神十足。协商议事会也在激烈地讨论中收了尾。
时隔一年,笔者再次来到蒋家庄看到调整后的方字田,地块边缘有四界桩和通水渠,麦田上方的农用无人机来回忙碌。据悉,蒋家庄的地块数也由之前的500多块变成现在的62块(全庄共62户,一户一块)。
“协商议事会上提出的问题,会后镇和村都会安排具体人员落实解决,并设定解决时限,不会让建言献策成为‘哑炮’。”杨疃镇党委书记孙建说,通过协商议事会,不但让群众诉求有地方表达,也能搜集到不少好的建议,有利于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自去年该镇开展协商议事工作以来,杨疃镇各村召开协商议事会205次,提出协商意见400多条,推动问题解决100余个,基层协商议事切实解决了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有力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王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