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浪翻滚,满目金黄;机声隆隆,收获满满。近日,笔者走在灵璧县农村公路上,丰收的好光景映入眼帘。
在灵璧县杨疃镇杨集村的一处高效小麦示范基地里,只见,几台联合收割机和搂草机和打捆机一前一后,配合默契,尤其是靠后的打捆机,快速地“吞”进秸秆,不多时,田间就错落有致地散落了一地麦秆捆。接下来,抓草机又将一个个麦秆捆抓紧,轻轻地放到运输车上,这一幕幕吸引众多行人驻足观看。杨集村的李大爷禁不住竖起大拇指赞叹:“太先进了,个把小时这块100多亩的小麦秸秆就全没了,接着就可以播种玉米、大豆,真省心!”
“看了天气预报,近期没有大雨,要利用近几天晴好天气把小麦收完,不能让到手的‘麦宝贝’受损失。‘三夏’期间,易发极端天气,加上秋作物生育期短,田间管理回旋余地小。尤其是麦茬蜜薯的定植和管理,一点也耽误不得。”灵璧县黑姑娘种植合作社负责人李为侠说。
看着几台“铁牛”在小麦地里来回穿梭,“吞吃”着粗大的麦穗,吐出饱满的麦粒,李为侠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由于今年风调雨顺,从收上来的小麦看来,平均亩产可达1200斤,合作社的1000多亩小麦,已收过半,之所以没急着收完,主要是想让麦子在地里干一干,收获以后不用晾晒直接就能进仓了。”李为侠说。
一边安排着人手带领收割机收割小麦、搂草机和打捆机在收过小麦的地里清理着秸秆,安排农机手对收过小麦的土地施肥和深耕准备种植蜜薯,同时不忘准备秋种的农资和种子。在旁边的核桃地里,几个农民工正在用喷灌机抽水,为前期定植的蜜薯浇水、施肥。
连日来,小麦联合收割机轰鸣踏浪作业。麦收过后,当地紧跟着抢时抢墒播种,秋作物种肥一体化机械播种技术大面积应用,玉米、大豆精量播种、种肥异位同播,一条龙作业,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
像这样省心省力的机械化“收割播种”一条龙作业,成为今年灵璧县“三夏”农业生产的新亮点。目前,该县先后出动各类农业机械近7万台(套),174万亩小麦已全部收割完毕,夏播玉米、大豆等作物已经开始,蜜薯等秋季作物定植和管理也在有条不紊地推进着。(王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