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好时节,田间插秧忙。近日,在安徽省利辛县展沟镇苏桥村的旱改水水田里,旋耕机、肥料喷洒无人机、扦插机在不同的田块穿梭,一车车育好的水稻秧苗被运送到田间地头,插秧工人将水稻苗放入插秧机中,在整齐划一的水田里种下丰收的希望。
展沟镇位于利辛县最南端,由于地势低洼,历来就有种植水稻的传统。但过去受制于土地高低不平,真正适宜水稻的田块只是零星分布。2021年以来,展沟镇实施万亩旱改水项目。眼下,当地种植户正抢抓有利时机,插下了改造后的第一拨水稻秧苗。
展沟镇万亩旱改水项目于2021年7月开始实施,累计投资1.35亿元,在过去的2年时间里,先后实施了土地平整、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
此次万亩旱改水项目把农户一家一户的小田全部并为大田,把不平整的土地,好多以前的沟塘渠全部填平,重新规划,重新整平,为下一步采取大型机械化作业提供了可能。
万亩旱改水项目涉及展沟镇苏湾、苏桥等3个行政村3000余户近万名农村居民,项目区共计新建渠道82条34.86km;新(改)建沟道51条,24.93km;新(改)建田间道42条,20.34km;新建泵站6座,改建泵站6座;新建梁板桥13座。项目建成后,全部打包流转为大户种植,通过订单农业模式,统一选种、统一配比施肥、统一播种、统一管理,全程实现机械化,工厂化流水线作业。
“我们采取无人机喷洒的方式为农作物进行喷防。先用北斗定位,然后提前把航线设定好之后,飞机就可以自动运行。土地化零为整,小块地变成大块地,效率明显提高了,一台机器一天能喷洒三四百亩地。”喷洒无人机飞手戴鹏程说道。
该镇通过小田并大田,以灌溉水渠为网格划分大田块,新增耕地400余亩。节省投入的同时,让原来的低洼地变成旱能浇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
“我们在种植过程中,采取工厂化育秧,全程机械化科学种田。2023年预计亩产在1600斤,与传统种植方式相比,每亩地能增加300斤的产量。”展沟镇旱改水项目负责人张军说。
随着旱改水项目的顺利实施,为展沟镇积极探索“稻+N”的种养模式,做好乡村振兴文章,不断提高土地的产值,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让“旱改水”项目真正改出群众幸福生活“甜”日子打下了基础。
“我们通过实施旱改水项目,把过去高低不平的小块地整理成了高标准的大块田,扭转了靠天吃饭传统生产模式,为粮食稳产高产打下坚实基础。”展沟镇党委书记曹福生说道。(王克皊 武梦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