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同意!”
“这个解决办法好!”
夜幕降临,广德市柏垫镇20余名村民代表陆续到达“柏”姓夜话活动地点,包村工作人员、村“两委”干部全程参与。小广场上灯火通明,气氛热烈,村民代表们早早就围坐在一起,纷纷踊跃发言。
没有了“标配”的主席台和整齐划一的听众席,十几张凳子,搭成简单的会场,村干部们与村民代表们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推选基层网格员、评出村组“文明家庭”等,都是当前村民最关心最热门的话题,“柏”姓夜话的内容丰富,村干部和村民促膝围坐,实现零距离沟通。
“我们发现一些村民仍然存在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的现象,勤俭节约的良好风尚没有深入贯彻,封建迷信现象还时有发生,村里可以结合道德积分评定再进行宣传。”刘福桥村在晚饭后,组织“夜话”活动对乡风文明建设方面进行了深入讨论,修订完善村规民约,让村民既做移风易俗的倡导者,又做移风易俗的宣传员和监督员,自觉养成科学健康的文明乡风。
“柏”姓夜话话出民生好发展。“我们村的卢梨路该修修了,路十分狭窄,有的还坑坑洼洼,接孩子上下学、外出买东西的都不好走,夜里出行也是危险的很!”张复村浪水湾村民龚国庆担忧道。“柏”姓夜话关注民生问题,也解决民生问题,网格员听取村民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进行跟进和反馈。6月中旬开始,针对卢梨路狭窄且路面状况不好的问题,张复村结合竹乡画廊和美丽乡村工作,对卢梨路进行了拓宽和修整。
通过“拉家常”的方式与村民们坐在一起,倾听并解决好百姓反映问题的同时,每一次“夜话”还是一次“服务输出”,大到村庄道路、路灯、水井、人居环境整治、农业种植,小到广场舞、孩子上学等生活问题都可以在“夜话”中得到解决。有了“夜话”这个平台,村民们可以和干部们一起集思广益、探讨交流,“柏”姓夜话改变了以往“灌输式”宣讲模式,干部从讲述者变成贴心人,村民从倾听者变为参与者。截至目前,全镇各村共开展夜话活动50余次,解决民生实事10余件。
“柏”姓夜话话出和谐邻里情。“多亏了大家伙这些日子的关心,我们两家的房屋地界问题已经解决啦!很多事其实大家聚在一起把话说开了,也就好了。”柏垫镇三河村村民张大爷心里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
“柏”姓夜话不仅是村民们的议事平台,也成为了直面群众矛盾的一线。无论是家庭里的小矛盾、邻里一些不愉快,都可以在“夜话”时诉说,网格员和村民代表们都会深入了解各方诉求,多方溯源,抓住根本矛盾并解决,同时抚慰人心。力求及时发现问题,将小矛盾、小问题化解在当下,化解在萌芽状态,用实际行动维护邻里和谐。截至目前,通过“柏”姓夜话已化解家庭、邻里矛盾纠纷27件。(彭莘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