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最美妙的声音,莫过于切开西瓜时那一声清脆的“咔—嚓—”,手起刀落,切开的就是一整个美妙的夏天!
连日来,在安徽省利辛县孙集镇栗土楼村的西瓜种植基地,每天都有许多外地客商驾着大货车前来收购西瓜。在村里的田间地头和地磅处,客商们和瓜农们忙着摘瓜、装车、称重、结账……虽然是一派繁忙,但瓜农们个个脸上挂满了幸福的笑容。
走进基地的大棚里,只见绿油油的西瓜藤蔓生机盎然,绿叶重重叠叠,仔细一看,一个个青翠玲珑的西瓜躲藏在藤蔓下,真是惹人怜爱。
基地负责人米建正在为前来采摘西瓜的游客认真挑选,先观形,再俯耳拍打听声,终于摘到了满意的西瓜。
栗土楼村西瓜种植基地占地180亩,共有瓜棚540个。“大棚6月中旬开园,这些天西瓜供不应求。”米建说,与往年相比,2023年西瓜价格、产量都高,一斤可卖到2元,每天可以销售5万斤西瓜。
“在这里干活也不累,清理杂草、采摘西瓜,没什么难度,年纪大了,出门打工不方便,在瓜棚里工作收入比较稳定,一天能赚70元,还能照顾家里的小孙子上学,真正实现了打工顾家两不误,很方便。”正在大棚里忙着采摘西瓜的工人刘文兰笑着说。
“我们村种的都是‘美都’西瓜,这个品种的西瓜个大汁多,甘甜爽口,耐储存。目前大棚西瓜正在火热销售中。”据栗土楼村党支部书记董月奎介绍,“2023年这180亩地的西瓜,平均亩产大概5000斤,预计村集体增收12万元以上,可带动脱贫户30人就业增收。”
产业兴旺是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金钥匙”。近年来,利辛县孙集镇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各村乘着发展特色产业的东风,通过科学种植、精心管理,凭借“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发展特色产业,经济效益越来越好,不仅让村民获得了土地流转收入,“钱袋子”鼓起来了,还有效带动了周边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村集体经济也实现持续增收。(何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