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六安市裕安区城南镇聚力破解影响党员教育培训质效的瓶颈问题,着力构建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全覆盖的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体系,不断推动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提质增效,为全镇高质量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注重联动,叠加协同效应。该镇坚持“课堂教学+基地研学”模式,以党群服务中心为主阵地,深入开展党员干部带头上党课,形成一级抓一级、上下联动、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统筹整合全镇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等相关资源,分层分类组建党员教育培训基地,打造关王庙村草莓大棚省级电教远教学用示范基地,让党员教育培训从课堂走向实践。注重从老党员、老干部、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等群体中优选10人,组建“师资库”走进单位、企业、学校、田间地头,集中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着力打造“城南讲学堂”理论宣讲品牌。
务求实效,避免学用脱节。该镇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原则,结合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岗位党员干部的特点和需求,科学设置培训内容。邀请“身边专家”“附近秀才”、党员致富带头人、专业技术人员等深入村(社区),通过面对面讲解、点对点示范等形式,将党员教育课堂延伸到生产一线,实现“产”与“教”一体化融合。全镇先后选派6名产业发展指导员覆盖指导12个村,选派4名科技特派员分片联系2个脱贫村,累计开展各类实用技术培训5场次,受益群众达800余人次。
整合资源,集聚培训优势。该镇坚持因地制宜,结合全区特色红色资源开发党课,用好、用活红色革命教育基地等资源,制定红色记忆、乡村振兴等“家门口”的党员现场教学路线。整合各类学习资源,制定“培训菜单”,既有种植养殖等产业发展技能课程,也有“三会一课”、发展党员等党建业务课程,还有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从严治党等理论课程,以多元化、全方位的培训课程体系更好满足党员干部实际需求,让党员教育培训融入中心工作、推动事业发展,增强党员教育培训的感染力、针对性,促进党员教育走深走实走心。截至目前,设定红色教育线路3条,开展理论培训40余场次。
拓展渠道,破除单调形式。该镇组织全镇26个电教远教终端站点,详细制定年度播放计划。整合教育培训资源,丰富党员学习形式和载体,依托“学习强国”“共产党员网”“安徽先锋网”等理论学习平台积极搭建“指尖课堂”,依托云平台资源开展线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活动120余场。组建党员微信群,定期推送党的最新理论知识和方针政策,为党员“加油充电”。此外,针对老党员、行动不便党员,采取“我陪你学”“我与你说”等形式送学上门36次。针对流动党员,采取寄送学习用书、发送学习视频、编发学习短信等途径落实“1+1”帮带教育措施,共计寄送书本126册,着力实现基层党员教育培训全覆盖。(王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