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乡镇融> 黄湾乡
黄湾乡:生态宜居产业兴
来源:葛晓军 2023-07-12 16:16:10 责编:李伟 喻寒松 谷京荣

蓝天之下,远处淮河水静静流淌,近处一排排青瓦白墙的楼房,生机盎然的绿化,干净整洁的柏油路面,鳞次栉比的商铺,设施齐全的文化活动广场……,走进凤阳县黄湾乡新镇区一幅美丽乡村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人居环境整治,扮靓乡村颜值

“再往前走就是居民区了,我们村早在2019年就被评为安徽省首批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村里有自己的保洁队伍,还建有污水处理厂呢!”老鹳村村民杨艳红指着前方自豪地说道。

人居环境整治,旨在民生福祉。黄湾乡将人居环境整治与美丽乡村建设、淮干工程、淮河行蓄洪区安全建设工作相结合,摸排汇总“清、拆、建、管”四本台账,实施村庄绿化、道路拓宽、污水处理厂等项目建设,实现安置点卫生改厕、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全覆盖。2022年完成200户改厕新建任务,打造了2个人居环境重点整治示范点和7个人居环境整治一般示范点,确保乡村“高颜值”留得住。

此外,结合文明城市创建,组织辖区7个村(社区)常态化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引导群众开展大扫除,推动垃圾分类、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美丽庭院”创建等工作,乡村实现干净整洁有序,“里子”“面子”双提升。

 河湖林生态治理,实现清水绿岸

近年来,该乡建立“环长制”,以淮河、花园湖为依托打好邻水“生态牌”,大力整治天然水域、湖泊生态环境。为保障花园湖水质提升和湿地经济发展,2019年完成境内花园湖围网拆除工作;启动黄湾社区安置点污水提升泵站建设,铺设污水管网2800米。按照“一河一策”的管理保护方案,开展“清河、护岸、净水、去污”专项行动。

建立“河长制”,乡、村7名河长,实施常态化巡河巡湖,打击非法采砂,整治淮河“三无”船只,力保河湖生态环境持续向优,目前乡镇全域处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内,花园湖湿地入选安徽省第二批省级重要湿地名录。

此外,践行“林长制”,围绕实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目标,开展“四旁四边四创”绿化提升行动。2019年该乡被评为“省级森林城镇”,部分村被评为“省级森林村庄”,天蓝、地绿、水净、气新已成小镇常态。

聚力产业发展,助力增产增收

“这是我种的‘美都’,皮薄、糖度高,很受欢迎。我承包的大棚占地90亩左右,西瓜亩产量7000一9000斤,按照当前的市场价格计算,去除成本每亩利润约5000元。此外,大棚里还种有火龙果、甜瓜等新鲜果蔬,也是一笔收入。”种植户赵玉壮乐呵呵地说。

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该乡充分发挥沿淮多临水、多沙质土地的优势,以“一村一品”为主导,坚持发展土地流转和“企业+农户”结合的路子,突出抓好稻虾养殖、大棚蔬菜瓜果种植、豆制品加工等绿色生态农业。

同时,利用治淮工程发展红利,结合“蓝色走淮河”旅游板块和江淮分水岭风景道建设,将特色农业同旅游产业相结合,采取技能培训、实施贴息贷款、建设小微创业园等措施,帮助群众实现就业、创业。

2022年,该乡固定资产投资达到5377万元,带动就业300余人。此外,通过“一卡通”发放农机购置补贴、农业支持保护补贴等涉农资金2345.98万元,“产业+政策”的实施,群众实现增产增收。

乡村美景入画来,幸福生活踏歌至。“下一步,我们将立足‘三农’工作在乡村振兴中的核心地位,整合资源,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的‘滨河小镇’,擦亮乡村振兴底色。”该乡党委主要负责人说。(葛晓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