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大地一片葱茏翠绿。成片的小青菜在阳光的照耀下长势喜人、绿油油的藤叶下挂满串串葡萄……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近年来,安徽省利辛县张村镇坚持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全面振兴。
金银花开富农家
金银花次第盛开,长势喜人。一簇簇花朵挂满枝头,一根根饱满的花蕾如同风摇曳。
金银花药用价值高,市场需求量大,价格可观。金银花的盛花期较长,产量稳定。金银花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消炎退肿的功效,也是亳州花茶的重要原料之一。金银花一亩地投入资金在3000元左右,亩均可产鲜花600斤,金银花烘干后亩产在150斤左右。
张村镇王寨村自发展金银花产业以来,金银花种植基地成为了当地群众务工就业的好去处。每到采摘时期,来自周边村庄的五十多名群众提着篮子穿梭在金银花海中,娴熟地采摘着头茬花苞,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
“每年金银花采摘季我们都会来这里采摘,一般都是在上午采摘,一上午能采摘14斤左右,收入约80元。”村民王小霞一边麻利地采摘金银花一边说。
王寨村不仅积极推广种植金银花,还建成了烘干车间,采摘季时,摘花、烘干、收花同步进行。依托金银花种植把中药材产业做大、做优、做强。金银花成为该村群众增收的一个新产业。
千亩蔬菜助农增收
张村镇高老家村坚持党建引领经济发展,依托便捷的交通优势和地理优势,大力发展蔬菜种植产业,在实现农民增收的同时,为乡村振兴增添了新活力。
“我们的蔬菜基地占地面积达到了两千多亩,采用了现代化的种植技术,包括温室大棚、滴灌水肥一体化、无土栽培等先进技术,以确保蔬菜的品质和产量。同时,基地还引进了一批高品质的蔬菜种子和肥料,采用科学管理的方式进行生产。”蔬菜基地负责人介绍道。
据了解,该基地主要种植小青菜、油菜、芹菜、生菜等品种。这些蔬菜的种植周期短,品质好,销路广,一年可种植多茬,在蔬菜基地内,村民们可以学习到最新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为他们提供了新的就业和自主创业机会。
高老家蔬菜基地在自身发展的同时,辐射带动了周边多个村的村民种植,实现农村闲余劳动力稳步就业增收,群众不仅可以通过土地流转得到收益,还可以就近在基地内打零工,既提高了经济收入,又方便照顾家庭。
基地采取“基地+农户+电商”的经营模式,在与外地的商家签订订单的同时,积极配合乡村振兴部门开展助农直播,为农民提供销售保障,同时也为商家提供稳定的供货渠道。基地的蔬菜主要销往上海、浙江、江苏等地,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小葡萄“串”起乡村振兴致富链
绿蔓繁茂处,又闻葡萄香。在张村镇王寨村的葡萄种植大棚里,一串串晶莹剔透的青绿色宝石,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着诱人的香味。大棚内外,工人们正忙着采摘、分拣、装箱……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2019年,张村镇政府通过土地流转租赁等方式帮助葡萄种植大棚负责人李盼盼流转土地50余亩,用于建设葡萄大棚。
2023年,大棚种植的“阳光玫瑰”迎来了首轮丰收,共有72个葡萄大棚,预计每个大棚产量可达到1500多斤,按照收购价10元一斤。算下来,预计一个大棚可增收1万多以上。
自发展葡萄种植以来,葡萄园累计吸纳了附近村民200余人务工就业,村民实现了在家门口务工挣钱。“阳光玫瑰”葡萄在规模化的大棚种植下,切实增加了群众的收入,盘活了农村土地市场,拓宽了当地村民的增收渠道,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新亮点。
“修剪、采摘、装箱,劳动强度不大,又在自己的家门口。既能够补贴家用,又能够照顾家里,非常好。”程霞一边干活一边说道。程霞是王寨村的村民,年纪偏大,重活也干不了,考虑到现实情况,李盼盼安排她在葡萄园里打工,每天也能挣80元,一年下来也有近万元的收入。
产业强则村民富,村民富则乡村兴。近年来,张村镇大力引导扶持特色产业规模化种植,把发展种植业作为增加村民收入的重要抓手,带领更多群众走上致富之路,为乡村振兴筑基赋能。(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