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可我们养殖的蚂蚱不仅蹦得欢,还蹦出了一条乡村振兴致富路。”近日,在安徽省利辛县汝集镇秦四庙村秦小寨蚂蚱养殖基地内,几位正在田间劳作的村民开心地说。
走进汝集镇秦四庙村秦小寨南地,九十个白色大棚排列整齐,这是养殖大户凡怀玉刚繁育的第二茬蚂蚱棚。约2米高的蚂蚱大棚,全部使用透气纱网和塑料膜建造。大棚出入口处装有纱网门,刚孵出的小蚂蚱在棚里四处蹦跶,发出“簌簌簌”的扑腾声。
“2023年午收过后,我们开始流转100亩土地,搭建大棚开始养殖蚂蚱。如今,我们建有蚂蚱棚90个,一个棚一茬蚂蚱产量约80—90公斤,七月底我刚出栏一茬。按照目前市场每公斤32元的行情,仅往外销售活蚂蚱,每茬盈利就将近30万元。”养殖户凡怀玉骄傲地说。
蚂蚱是一种可食用的高蛋白昆虫,低热量、低脂肪,营养价值丰富,可以作为食材、中药及宠物鸟饲料原料,市场需求量很大。蚂蚱养殖成本低,繁殖率高,周期短,每年从4月份到11月份,平均35至40天时间出棚一茬,七个月时间可以繁殖5茬,一次性投入虫卵,成虫后再次产卵孵化,常年见效益。
凡怀玉夫妇一边给蚂蚱喂草一边说:“我们养殖的蚂蚱全是吃墨西哥玉米草。这种草我们自己种植,养殖场边就种了80亩。一天3次供应蚂蚱食用,最多时每棚供草40多斤。因此,我们育的蚂蚱个头大,蛋白质高,营养丰富,绝对的绿色无公害。”
随着人们对绿色食品的热衷,以草为食的蚂蚱凭借营养丰富、肉质鲜嫩的特点成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油炸蚂蚱更是深受人们的喜爱。这小小的蚂蚱不仅“蹦跶”上了餐桌、“蹦跶”进了市场,也“蹦跶”出了致富的新路子。
近年来,利辛县汝集镇不断探索发展特色产业,积极引导当地农民利用大棚规模化养殖食用蚂蚱,不仅促进了农民增收,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秦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