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来,为深化“千万工程”,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目标任务,芜湖市汤沟镇前进村探索环境整治路径,依托“平安一家人”治理模式,建立“小板凳议事会”制度,以入户“拉家常”的形式,让群众围坐小板凳,政策同学习、有事共商议,架起了基层治理“连心桥”,探索出一条政府主导、群众参与的环境治理新路子。
“小板凳”上凝聚基层组织号召力。“小板凳”会议上,村干部向村民系统讲解人居环境整治为什么干、干什么、怎么干,同时广泛收集村民对于环境提升和美丽乡村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大家在探讨中转变思想,逐渐意识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性,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增强。形成了“人人参与”的良好局面实现,实现整治效果最大化。
▲前进村“小板凳议事会”议事现场
“小板凳”上汇集基层组织向心力。该村成立人居环境整治理事会,建立积分制度及管护长效机制,带动全体村民共当村庄改造的“设计师”,从“微”字着手,采取因户制宜、就地取材、变废为宝、就势造景的方式,打造林下休憩空间,细微处推进人居环境品质提升。“一墙一文化”,让昔日的乡村旧墙景,变成代表乡村文明新形象的宣传阵地,重建“村牌”标识,擦亮前进对外形象窗口。打破“组织干、群众看”的困局,让村民从“站边看”变“争着干”,使美丽乡村建设变成大家共同的奋斗目标,实现镇村容村貌“焕新颜”。
▲前进村朱大自然村文化广场旧貌新颜对比图
“小板凳”上助推基层组织影响力。该村利用“板凳会”,广泛宣传、征集众智众策,围绕“净起来、绿起来、美起来”的目标,引导村民主动拆除乱搭建、无功能房屋,同时发挥所长,“装扮”村庄。“小板凳”让人居环境整治真正从“为民作主”变成“由民作主”,进一步完善“党建引领、共治共管、共建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模式。
▲人居环境整治后村民在朱大村“林下小憩”广场休憩聊天
小板凳上“定期问事”,解决群众“愁盼事”。前进村坚持集中“问事”与日常走访“问事”相结合的方式,在每年年初召开“两长+村民代表”征求建议会,结合每个代表提出的建议制定本年度工作计划,制定工作清单并落实责任人和完成时间。同时定期与群众谈心交流,了解掌握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对村级事务的意见建议,畅通群众诉求渠道,掌握群众诉求,及时解决办理。前进村共划分12个网格,建立了12个网格群,24小时关注群内群众留言并回复,及时了解群众关切和实际困难,并梳理形成群众“需求清单”。
▲北埂自然村道路整治前后对比图
前进村将持续以“平安一家人”赋能基层治理,聚焦“民生福祉”提振干部作风、凝聚干群合力,积极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提升乡村的“内在气质”和“外在颜值”,着力打造乡村振兴鸠江样板。(鸠江区委政法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