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凤阳县府城镇积极探索“一个核心、两个节点、三方资源”的“一二三”工作法,打通在“居民融合、能量聚合、资源整合”方面的痛点、难点,按下老旧小区改造“加速键”。
建强“一个核心”,激活改造“红色引擎”。府城镇紧扣“党建引领一核多维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模式,以社区党组织为领导核心,构建“业委会+物业公司+社会组织+驻区单位”服务群众四级联动工作体系,集多方力量共同参与“问诊搭脉”。按照应建尽建、灵活组建原则,成立老旧小区功能型党支部34个,社区“两委”干部兼任小区党支部书记,统筹管理物业、业委会、小区党员,由社区向各小区党支部选派党建指导员,督促、指导党组织开展服务活动。
设置“党员志愿岗”鼓励在职党员认领,充分发挥在职党员能力强、精力足、懂政策的优势。2023年来,共有83名在职党员到老旧小区开展志愿服务336次。组建小区议事队伍14个,在老年活动室、小区凉亭等公共区域蹲点,多方面听取居民群众对“美好社区”建设的建议和诉求,建立居民“需求清单”。
“在老城南乡政府小区改造前期,我们社区干部全部下沉一线,与网格员一起挨家挨户做摸排,掌握了住户详细的一手需求信息,最终结合居民需求制定了个性化《改造方案》,获得住户的一致赞同。”府城镇楼南社区党总支书记马长顺介绍。
落实“两个节点”,切实提升改造效能。府城镇做好前期摸排建档工作,社区党组织充分利用网格化管理机制,发动网格员、楼栋长共同开展摸底调查、征集居民意见,注重引导小区业委会参与改造项目,搭建党委政府和住户间沟通平台,今年以来共收集住户改造需求136条。
针对社区外来人口信息不全、管理难度大的实际情况,工作组在前期细致调研排摸基础上,建立“一户一档”,形成了较精准的小区人、房数据。注重改造中“疏改结合”,基于居民实际需求,积极选址建设33个阳光车棚和配套的智能充电桩,杜绝充电隐患,真正实现“疏”。聚焦水电气路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整合邻里单元内老旧小区、道路、公共空间、低效资源,推动小区内外和公共区域配套设施有机衔接、补齐短板,切实做到“改”。
“以前小区楼下,电动车总是乱停乱放,充电都是在楼道拉电线,这下好了,不仅小区环境变美了,而且新增了充电桩,再也不用为‘飞线’隐患而担忧了。”看着院内一排排崭新的充电桩,创可贴厂宿舍王女士高兴地说。
统筹“三方资源”,改出居民生活“幸福感”。统筹人力、物力、智力“三方资源”,推动小区治理整体向好,不断满足居民需求。按照“改建一个小区、完善一批组织”思路,联合“四员”即小区党组织成员、社区网格员、业委会成员、议事会成员同步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在硬件设施提档升级的同时,提升“软实力”,巩固老旧小区改造成果。
通过探索“老旧小区连片成立业委会,物业整体打包”的模式,引入专业机构对保洁、维护、清运、绿化齐管、巡查等方面升级服务质量。设置电子防护系统,对小区出入口设置视频监控系统,完善楼宇安全系统修缮,添置23个智能防盗门,接入小区“一网统管”平台,利用数字技术实现异常情况及时知晓、迅速响应,提升居民安全感、幸福感。(司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