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菜市场注入“智慧心”;建立地下管网数据库,实行联动响应治理机制;引入地埋线缆故障检测仪,精准定位电缆故障点和深度……合肥经开区紧紧围绕“城市的核心是人”,提升“精治、共治、法治”管理水平,探索出一条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城市管理新路。
科学化设计给城市“绣花”
围绕精品道路建设、老旧小区改造、菜市场提升、摊群点整治、空闲地块管理等重点难点问题实施突破。2018年,该区出台《城市管理三年提升专项行动制度汇编》,制定了建设、管理、养护的系列制度。2019年,该区编制制度汇编2.0版本,总结前期经验,优化治理方法和手段。该区计划利用3年时间完成现状道路改造,对道路、排水、综合管线、交通设施、城市家具、建筑立面等实行全方位高标准的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移交。
精细化管理给城市“治病”
为解决城市管理“一阵风、打突击、运动式”,治标不治本的问题,该区组织开展各类专项整治,建立常态长效机制,做好日常源头管控。该区打破城市“多头管理”局面,一家区属国有企业被定位为城市“大管家”,同时引入第三方运营机构,明确道路网格管理对象、管理标准和责任人,打造大数据后台,职责和资源同步导入,常态化开展道路巡查工作,构建了“一位管家、两级平台、三级责任、多方联动”的精品道路管理机制。
在治乱治难上,该区打出组合拳:一是流动摊点入室,全区18处摊群点已入室经营10处,打造了大学城簋街、托日美食城、鱻街等一批室内街区品牌;二是户外广告治乱,拆除广告247处、招牌1321块,面积近2.4万㎡;三是治理生活垃圾,严查撒冒滴漏,严查违规处置泔水,垃圾分类增点扩面,参照公安交警模式建立清运车辆“12分制”,满分即清退;四是保卫大气环境,常态化组织多部门联合执法,取缔违规餐饮油烟和露天烧烤473处,严管渣土运输,实行渣土车“不洗澡不出门”措施,查扣违法违规车辆55辆,“拉黑”152辆;五是消缺窨井设施,排查治理马路“陷阱”,更换宽边防沉降井盖500余套,整改窨井病害2200余处;六是提升绿化品质,建设花境76处,面积约1.96万㎡,翡翠湖二期、方兴大道绿道等一批绿化工程基本建成。
智能化运作给城市“添彩”
区级数字城管平台兼容“智慧城市”平台,搭建城市管理统筹协调、监督指挥平台,形成城市综合管理指挥调度网络体系,实现城市管理感知、分析、服务、指挥、监察“五位一体”。强化视频监控、环境监测、交通运行、供水供气供电、防洪防涝、生命线保障等城市运行数据的采集和分析,重点推进城市管理数据库建设。
建设“智慧环卫”平台,环卫人员、车辆、路段、作业状况一目了然,从传统管理走向信息管理。建设“垃圾分类管理平台”,对居民实行积分激励机制,提升参与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