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闸镇:抓好“三聚焦” 办好“家门口”的党校
来源: 黄云 2023-09-27 10:10:24 责编: 王霞

近年来,铜闸镇党委充分发挥乡镇党校在基层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着力解决农村党员教育培训“最后一公里”的难题,将党的新政策、新理念搬到基层党员的“家门口”,实现普通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全覆盖。

聚焦资源保障,改善办学条件。在场地方面,铜闸镇整合乡镇党员活动室等现有场所,统一设置镇级党校标识,与党员远程教育站点、乡镇文化站共享资源,确保镇内党校都备有办学所需的投影仪、音响和桌椅等设施,为镇级党校开展培训提供硬件方面的保障。在师资方面,镇党委从党政领导、党员代表、站所专业技术人员、产业带头人等领域先进典型中物色授课人,遴选19人进入乡镇党校专、兼职师资后备库,为党校师资队伍注入“源头活水”,集中力量打造出一支能编会写,能讲会干的师资队伍。2019年以来,铜闸镇党校党员教育培训经费总投入3万余元,共计开展11期基层党员培训班,集中培训党员达1279人次,真正将乡镇党校打造成乡村发展的“炼才炉”。

聚焦三级联动,提升教学水平。首先,发挥县委党校业务指导作用,利用县委党校太湖村现场教学点作用,邀请党校负责人对乡镇党校现场教学等培训工作进行指导。根据基层培训需要,制定乡镇党校工作计划并更新完善,推进乡镇党校规范化建设。其次,落实乡镇党委主体责任,组建乡镇党校组织机构;乡镇党委书记带头讲课作报告,党委领导班子成员每人每年至少到党校讲1次课;在教学场所、教学设施、师资配备等方面加大保障力度,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再次,明确村党组织任务分工,收集分析党员群众对办好乡镇党校的意见和建议,指导村(社区)党组织认真组织基层党员干部参加学习,做好学员服务与管理、积极引导督促学员完成学习任务,做到政治素质和工作水平的“双提高”。

聚焦培训规划,紧贴乡镇实际。一是传承革命基因,创建“红色学府”。铜闸镇党委立足本镇丰富红色资源,依托人居环境整治与美丽乡村建设,将含山县革命先烈事迹陈列室、渡江战役野战医院旧址等红色遗址作为党校配套现场教学点,最大限度发挥红色资源教育作用。深度挖掘本土英雄烈士背后的红色故事,让飘扬在心中的红色变成“看得见,说得明”的现场课堂。二是发挥产业优势,打造“田间课堂”。结合特色产业,依托村文化广场、廉政文化长廊等建设开设“田间课堂”,打造进门是课堂、出门是现场的“党校+基地”高质量培训阵地联合体,将培训场所搬到田间地头、屋前树下、村头巷尾,将教学阵地延伸到乡村振兴一线。三是立足现有资源,培育教学阵地。一方面,铜闸镇党委围绕基层治理工作与乡村振兴办学开课,组织乡镇综治网格员开展岗前培训,邀请返乡创业党员、科技特派员来镇授课,增强培训实效,既提高基层党员干部做群众工作、化解矛盾纠纷本领,也为推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另一方面,结合“送党课下基层”与主题党日活动,充分发挥乡镇党校职能优势,组织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到分工村(社区)讲党课,将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学习内容与乡镇党校学习内容相结合,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建知识学习活动,提高基层党组织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黄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