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乡镇融> 四合乡
四合乡:农田“托管”种出好“丰”景
来源:周逸萱 2023-10-13 10:47:08 责编:李伟 胡明兵 谷京荣

微信图片_20231011143058

“这稻子刚割下来我就跟村里买了600斤,准备囤家里慢慢吃。去年就在这里买的,我们这里是高山水稻,没打农药,健康!”村民王新民一边说着一边将刚打包好的新鲜稻谷放进后备箱。在广德市四合乡太平村泰山,稻田里的收割机正一刻不歇地工作着,引来不少村民前来抢购,田间地头呈现出一派忙碌的秋收“丰”景图。

“我们村地处山区,山多田少、田地分散,一直以来,机械化率低、生产成本高,有农田、没人种是我们一直想解决的农业问题。”太平村村干部魏刚说道,“眼下,稻田金黄,稻米归仓,这一切都得益于四合乡2022年启动‘万亩高标’整乡推进工程。

为解决“有农田、没人种”的问题,四合乡积极探索支持村集体开展社会化服务新模式,对没有时间或无力耕种的农户进行全程“托管”种粮,村集体将整合的土地流转,实现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集体增益、多方共赢。

据了解,2022年初宏霞村从80余户村民手中流转田地,平整后建设成高标准农田,由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统一运营,破解了无人种地、不愿种地的难题。通过入股,宏霞村2022年村集体收入增加30.8万元,每人年底分红35元并分得粮食10余斤,每户农户平均获利2000元。接受土地流转解放出来的劳动力,通过外出务工每年还可增收约3万元,村民们的“钱袋子”越来越鼓了。“以前自己种的时候效率低,收成也不算好。把地‘托管’给村集体合作社之后,省心又省力,年底还有分红,有钱又有粮!”宏霞村村民李义和说道。

“近年来,我们乡还相继出台了‘粮食规模种植’和‘小微型农田水利建设’等奖补方案,以奖代补,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日益增加。”乡分管负责同志邓卫华表示,“下一步,四合乡将进一步压实耕地保护责任,继续支持村集体开展社会化服务新模式,不断提升耕地质量,让一系列‘藏粮于地’硬措施落到田间地头,为保障粮食安全打下坚实基础。”(周逸萱)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