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重阳节到来之际,安徽师范大学师生来到黄山市祁门县祁山镇采访抗美援朝老战士张永昌。
今年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为继承和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进一步做好抗美援朝战争的宣传、研究与史料收集工作,中央宣传部、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教育部、退役军人事务部等部门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抗美援朝战争口述资料采录与整理工作。安徽师范大学师生承担采录与整理祁门县抗美援朝老战士任务。
1950年,张永昌才16岁就参军入伍了,在进行军事训练时,连长看张永昌个头小,考虑到好多军事技能都没法训练,就让张永昌当卫生员。
1952年3月,国家抽调部队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农业建设第五师,建设国营普济圩农场,连队由此转入生产战线。在组建后的8个多月里,一共开垦出2万多亩良田,为国家粮食供应作出积极贡献。1951年8月,美国空中力量以朝鲜北部铁路线为重点,发动空中绞杀战,为增强朝鲜北部铁路抢修和鸭绿江大桥修复力量。1953年1月,张永昌被编入原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兵第11师31团8连,跟随部队入朝作战。入朝后,张永昌所在部队主要任务是抢建从龟城到殷山全长129公里的铁路。这段铁路要穿过4座大山、6条河流,施工难度极大。张永昌是爆破工,专门负责点火炮,一天要点50个炮。期间,都是张永昌一个人在打山洞,每打一个山洞,至少要装两次炸药,十几天才打通。
(第二排中间为张永昌)
面对诸多困难,经过艰苦奋斗,1953年4月,龟殷铁路修成通车。当年,这条铁路线几年都没有被修通,哪想未到一年张永昌他们连就给搞通了,其中龟城到介川段还比计划的时间提前通车,为最后的胜利提供了保障。但美军妄图切断我们志愿军补给线,对我们的交通线不定期轰炸,铁道兵则要随炸随修,确保交通线的畅通。有时大桥被炸了,张永昌所在连一个钟头就要修起来,确保火车能顺利通过。当时正值冬天,温度最低时能达到零下三四十摄氏度,别说施工,就是在地上挖坑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何况每天还要躲避敌机轰炸,连队许多战友都在抢修过程中壮烈牺牲了。
(第一排左为张永昌)
1954年6月,张永昌跟随部队一起回国。之后,又参与了地方铁路建设,并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1955年底,张永昌退役回到家乡,1994年7月,从县塑料厂退休。(祝家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