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清晨,六点的闹钟刚响,44岁的退役军人曹昌翻身起床,开启了在淮南师范学院的大学生活。
这位高龄大学生出生于淮南市潘集区一户普通农村家庭。1998年的冬天,中专毕业的曹昌选择参军入伍,前往新疆伊犁守边戍防。经历了4个月的新兵连集训后,他因各项考核成绩优异,被授予“尊干爱兵先进个人”称号。
新兵下连队时,表现优异的曹昌直接被分到步兵九连做文书,并于当年年底荣获“优秀士兵”称号。2000年,他荣获个人三等功一次,同时也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不管环境多么的恶劣,也不管风沙有多大,只要那一刻手里握着钢枪,就必须要为祖国和人民守好边防。”回忆起驻守边疆的日子,曹昌骄傲地说,2000年12月,他光荣退役回到家乡淮南。
2001年,曹昌决定到合肥来闯一闯,然而现实的残酷让他明白了知识的重要性。“做生意时和客户签合同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想通过学习相关课程在法律方面提升自己,同时也可以帮助朋友、同事以及身边认识的人。”曹昌告诉安徽党媒云老兵融记者,为此,他开始自学法律大专课程。
2017年,这个年近中年的男人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但随着业务的不断扩大,他越发觉得自身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储备有短板。“我开始利用碎片时间学习,努力提升自己,还开始关注与退役军人学历提升的有关政策。”曹昌说,自己从小就有个大学梦,如果这辈子不去大学里体验一下生活,是非常大的遗憾。
2019年,曹昌积极报名了大专,在免试文化课考试的前提下,通过面试后顺利进入合肥通用职业技术学院,成为一名全日制市场营销专业的大专生。
2022年毕业后,他因为“个人三等功”,又享受了退役军人免试专升本政策,成为淮南师范学院经管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的一名全日制大学生。“学习应该是伴随一生的,同时我也希望自己能够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曹昌和刚上高一的儿子约定,等他大学毕业,儿子也要顺利考上大学。
大学生活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44岁的曹昌并没有因为年龄差距与同学产生隔阂,反而相处得很融洽。他每天严格地按照自己制定的计划进行学习,一天的课程结束后,他依然继续看书复习。为了让身体更好地适应高强度学习,他还坚持每天6公里的夜跑。
对于学习中不理解的知识,曹昌会上网或去图书馆查询相关资料,一遍看不懂就多看几遍,直到把知识点吃透为止。当被问到平时如何兼顾学习和事业时,他告诉记者,现阶段最重要的是学习,遇到冲突尽量去调整和平衡。“既然选择来上学,就要全力以赴,遇到困难要尽量克服,部队教会我自律和强大的执行力,遇到困难就去解决,只要坚持就可以。”他说,学校考虑到他的特殊情况,也批准了他的走读申请。
在同学们看来,他不仅是“老大哥”,也是个“热心肠”。刚开学班里也有位和他一样重返校园的退役军人,但因为家里的特殊情况准备退学,曹昌得知后主动询问并帮助战友想解决办法,通过自己的经验告诉同学如何协调好工作和学习之间的不平衡。“有困难就找曹昌,他一定热心地来帮忙”这是同学对他的一致评价。
儿时的大学梦圆了,但曹昌依然希望可以“活到老学到老”。他憧憬着自己未来两年的大学生活,希望利用所学和工作经验给自己的学习生涯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并开启自己新的创业之旅。(安徽党媒云老兵融实习记者 章子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