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无城镇:聚焦“三力” 激发普法新活力
来源:朱丹丹 陶金银 2023-11-09 19:00:41 责编:聂静洁

自“八五”普法工作开展以来,无为市无城镇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和法治实践,不断提高领导干部法冶素养,不断增强党员群众依法办事意识,有效推动形成了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法治环境。

周密部署  提升普法“牵引力”

该镇成立了以镇党委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各村、各单位、站所分工协作,社会广泛参与的领导体制,明确专人负责普法宣传日常工作,形成齐抓共管、权责分明、协调有序的“大普法”工作格局。 

该镇针对不同的普法群体建立健全了普法学习制度,研究制定了《无城镇人民政府关于在全镇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并分年度制定了普法责任清单,进一步明确了普法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注重调动各种积极因素,挖掘各方资源优势,通过认真筛选推荐,在各村、各单位建立了一批素质较高、群众信任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队伍。采取以会代训的方式,开展法律法规常识专题培训,持续提高基层普法队伍的整体素质,保证了全镇普法工作的有序开展。   

分类施教  提升普法“渗透力”

抓镇村党员领导干部的学法教育,着力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进一步强化各级领导干部干部学法用法,深化宪法和国家基本法律知识学习,增强各级领导干部依法行政、依法决策的法律素质,预防和减少职务犯罪,提高依法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的能力和水平。

抓青少年学生的法治宣传教育,着力提高知法守法意识。根据青少年学生的特点和接受能力,有针对性地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尤其注重对青少年学生的法律启蒙、法律常识、预防违法犯罪教育,培养他们的自护意识和分辨是非的能力,养成守法习惯。

抓村(社区)群众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着力提高群众的法治观念。通过邀请普法讲师团和联村“四员一律”举办法治讲座,有针对性开展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教育,进一步提高了群众理性表达诉求、依法维护权益的意识。

创新载体  提升普法“战斗力”

将普法工作与中心工作和热点难点问题有机结合。注重把开展普法教育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结合起来,与各阶段的重点工作结合起来,与各类热点难点问题结合起来,做到工作未动、普法先行、工作已动、普法同行。在基层换届、工程建设、土地流转等工作当中,大力开展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既提高了工作人员依法办事的能力,又使广大群众在了解法律规定后能主动理解配合政府的工作。

将普法工作与社会综合治理有机结合。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涉及面广,任务重,该镇将普法工作纳入综治工作的重点内容,把普法工作纳入年度综治责任书共同签订,确保了普法工作在全镇上下的强力推进。

将普法工作与“法律七进”工作有机结合。继续开展好法律“七进”活动。在机关,坚持利用党委理论中心组(扩大)会议时机,每月至少安排一次全体领导干部集中学法活动;在单位,大力开展专业法规的学习宣传活动;在农村,广泛散发法律宣传单、彩页,利用“大喇叭”定期宣传法律常识;在学校,将法治教育纳入教学内容,由法治副校长定期上法治课,并开展相关安全警示教育;在企业,对广大职工开展劳动法规、安全生产法规的宣传,使企业依法经营意识不断增强,有力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

无城镇将把法治文化建设作为增强法治宣传教育的有效抓手,全力发挥“八五”普法效果,让人民群众持续接受法治文化熏陶、感受法治力量,进一步营造人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法治氛围,以法治无城建设助推全市高质量发展。(朱丹丹 陶金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