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六安市大力实施“铸魂工程”,将红色基因植入烈士褒扬各项工作,把红色传统嵌入烈士褒扬各个环节,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该市坚持以“宣讲+实践”相结合,播种红色火种。将烈士纪念设施打造成“六安红”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并列入红色研学线路,定期组织青少年儿童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推出“红色印迹遍寻访 先锋少年薪火传”系列视频,以“孩子讲给孩子听”的方式打造“行走的实践课堂”,吸引近10万名青少年通过线上走进烈士纪念设施。实施校园“红苗工程”,结合“开学季”及重要时间节点开展“革命精神润童心”“点亮爱国心”“缅怀先烈·倾听红色故事”等红色宣讲活动,让红色基因深深融入青少年的青春血脉。
该市综合运用新老媒体,深挖革命文物价值内涵,注重对革命精神的提炼及重大历史事件、重要人物的研究,坚持“线上+线下”并重,讲好红色故事。先后编撰《大别山红色故事选编》《金寨红色故事系列绘本》,拍摄《思源》《一件皮毛垫》等红色故事短视频,推出《红军杰出将领许继慎》《铁血巾帼映山红(汪荣华等)》等一批精品微党课,线上开展“传红魂 聚星火 创未来”六安市红色精神谱系故事主题宣讲活动,有力提升了红色资源的感染力、影响力。
在扶持红色作品创作方面,该市坚持“前端资助+后端奖励”相结合,激励扶持革命英烈题材的红色文艺创作,先后推出红色经典庐剧《杜鹃啼血》、红色歌曲《大山的故事》、红色电视剧《上将洪学智》等多部红色艺术作品,打造中国红色微电影盛典、“红色记忆·我有传家宝”等活动品牌,出台《六安市红色文艺精品创作生产扶持办法(试行)》,以前端资助+后端奖励的“组合拳”,为六安市红色文化传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葛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