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年前,他脱下军装,告别军营,怀着满腔热血,来到华能花凉亭水电有限公司(当时为安庆市花凉亭水电站)成为了一名供电职工。33年后,在光伏发电的战场上,他恪尽职守,怀揣着“孤勇”精神,在没有鲜花掌声的工地上坚定前行,无数个日日夜夜,展示着退役军人的风采。他,叫胡旭,是铜陵郊区木排冲项目经理、安铜办项目负责人。2021年获评“区域经济发展先进个人”,2022年被评为华能安徽分公司优秀党员,集团公司“新能源基建工作标兵”。
“不服输的那股劲儿”
老胡从退役到华能花凉亭水电有限公司开始,干了三十多年,他见证了水电的坚强历程,也参与了水电系能源转型发展。
铜陵杨圩光伏项目是华能花凉亭水电有限公司第一个光伏项目,更是公司能源转型发展的关键一步。在接到该项目的时候,作为老水电人的老胡的心里是犯嘀咕的,“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我们能做好吗?”当兵站好岗的信念和不服输的性格,让他一头扎进项目中,白天跑工地、协商事项,晚上则翻阅资料、潜心研究专业知识,渐渐他从光伏产业的“门外汉”成长为新能源项目管理的“内行师傅”。
开工期间,主变、预制舱等主要电气设备无进场道路难以就位,升压站设备调试受限,影响杨圩项目如期并网发电。老胡认真钻研,提出设想:利用升压站紧邻G3京台高速的位置优势,从高速上将设备转运吊装。“既然技术上没问题,那就大胆地干”,老胡的方案很快得到项目内部人员的认同。但是,当时对外协调部门很多,有安徽高速、交警等多家单位,对于高速吊装方案一开始都不支持。老胡就与另外几位同事组成“尖刀组”,编制合理方案,一家家单位跑,详细耐心介绍实施方案,组织专家评审,最终各个单位都同意了吊装方案,顺利完成了升压站主要设备转运吊装的重要工作任务,为杨圩项目如期并网发电奠定了坚实基础。
“老胡啊,真有你的,太佩服了。”当时好多人都认为这是一件只能想不能干的事情,但在老胡的带领下干成了。
“我能上,让我上”
杨圩项目的顺利全容量并网,改变了水电长久以来靠天吃饭的局面,也让华能花凉亭水电有限公司更加坚定能源转型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由于长期的劳累和繁忙紧张的工作节奏,老胡的身体已经吃不消,时常忍受着颈椎病痛的折磨,但是项目需要他就在。“胡主席,再干一个吧,再带点新人,培养基建骨干来,传帮带也是很重要的。”在公司开发木排冲项目需要项目经理的时候,老胡又一次冲在了前面。他带领着新人把关项目收益率,优化设备选型,坚持不懈解决难题,按时开展项目例会,蹲点项目现场重要环节,积极推进项目建设。
每次从项目上回到公司,同事看到了都会笑着打趣,“老胡,你又黑了!”老胡却说:“只要项目顺利进行,就算晒成黑煤球,我都开心!”
在老胡的带领下,铜陵地区已经建设成为公司的光伏项目基地,通过G3高速公路可以看到杨圩项目升压站和光伏区,乘坐高铁可以看到木排冲项目的升压站和光伏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已然形成。(罗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