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深做实党建引领基层社区治理,充分发挥基层妇联组织在社区管理和建设方面的积极作用,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推动形成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合肥经开区海恒社区习友居委会福禄北园小区妇联组织润生社工开展合肥大姐暖心一件事“爱在故里、巾帼同行”服务项目,深入推进小区治理工作,开展光阴的故事、“家门口”的证件照、金婚夫妇纪念照拍摄、“指尖光影,定格生活”、重阳敬老月主题茶话会等主题活动。聚焦辖区70岁以上独居和高龄老人的实际需求,充分发挥“合肥大姐”带头作用。
“微传承” 老物件焕发新生机
在福禄北园,福禄北园小区妇联的志愿者们带着社工,穿梭在楼栋间,走进这些老人的家中,寻找属于他们的故事。锈迹斑驳的老式缝纫机、代代相传的时钟、古老的桃木婴儿摇篮……72岁高龄的张奶奶望着墙上代代相传的时钟说道:“我们年纪越来越大,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却始终不变。我们这一代人过过苦日子,所以更能感受到今天生活的甜。我想把老物件传承下去,把我们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让他们懂得奋斗的意义。”“滴答滴答……”时间通过钟表的记录,变得浪漫而有趣。那些被珍藏着、承载岁月的老物件,记录着社会的伟大变革,使我们感受到如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老物不老,初心依然,将这些老物件以及它蕴含的优秀家风传承下去。
“微服务” 在家记录幸福时刻
“抬头、微笑、身体坐直、看镜头。”“阿姨,这张有点不自然,您多笑笑,我们再来一张。”摄影师的耐心地指导着,社工也在一旁和居民唠着家常来缓解他们的紧张感。伴随着相机的“咔嚓”声,一张完美的证件照就定格住了老人欢愉的瞬间。随后,社工和摄影师带着设备,在福禄北园小区内居民家门口架起了一个个“移动摄影棚”,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门拍摄服务。这是海恒社区妇联创新服务居民的新方式——社区“微服务”的缩影。
75岁的盛爷爷和78岁的徐奶奶已经很久没有拍过一张合照了。“我们那个年代很少拍照,家里连几张合影都找不出来,也没有人想起来为我们拍张正式的合照。”徐奶奶说道。一些行动不便、年纪较大的老人鲜少拥有属于自己的照片,生活无声无息地流淌着,不曾被记录下来。晚年的他们,一个笑容的定格、一份温情的驻足,都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满足他们的愿望,项目开展了“金婚夫妇纪念照拍摄”活动,为15户老人拍摄了纪念照,用相机和镜头记录他们最美的笑容。
“微组织” 沟通延伸服务广度
“我们在这居住了好几十年,看着我们社区一路走来慢慢变好,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还有人一直记挂着我们,这次茶话会,让我们有话可讲,有力可出。”项目以庆祝重阳节为契机,吃蛋糕、看表演,话家常。大家说需求、出建议、想办法,以轻松温馨的氛围,畅所欲言,为社区建设、养老服务提供宝贵意见,助力社区治理服务双提升的有效途径。
合肥大姐暖心一件事“爱在故里、巾帼同行”服务项目系列活动共服务70岁以上独居和高龄老人115人次,有25人次妇联志愿者参与其中,福禄北园小区妇联持续探索关爱老年人的创新服务机制,使老人们感受到来自妇联组织的关爱和温暖,增强广大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营造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孝老爱老亲老浓厚氛围,为营造尊老敬老的良好社会风气作出积极的贡献。(孙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