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驻地市:
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老兵融>郎溪县
我家有老兵:爷爷的“追烈”路
来源:臧文坤口述 殷超整理 2023-12-25 17:41:21 责编:纵强 胡明兵 王逸群

我的爷爷臧永元,是一位八旬多,在部队因公六级伤残军人,每天7时已穿戴整齐,戴着旧式的老花镜,准时坐在书桌前,翻阅《中国老年报》《中国剪报》等报刊。

057A2117

书桌的一边,整齐地摆放着100多本剪报和笔记本。这些笔记本中,有1930年姚村暴动情况调查记录、赤卫队员详细情况介绍、知情人士的回忆录,还有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追认烈士的批复件等。

“这些笔记本是我的宝贝,也是我的财富。它们见证了我为烈士的正名之路。”爷爷经常这样向别人介绍,“我从1979年开始为参加1930年姚村暴动的烈士正名。到2021年11月,21名烈士追认正名全部批复完毕。21名烈士,终于可以安心长眠了。”

1959年12月,国家发布征兵命令。当时在永丰大队担任会计的爷爷,第一时间报了名。5天后,应征入伍通知书发到了大队,大队长把通知书送到了爷爷家。接到通知书,爷爷高兴地跳了起来,当解放军的梦想终于实现了。参军入伍,爷爷来到了原第20军60师。16年的军旅生涯他先后担任过连队文书、营部代理书记、师军务科内勤参谋、团政治处宣传干事。在部队,爷爷兢兢业业,在1960年和1961年国防施工中,荣立三等功两次;到法院后,爷爷因工作积极进取,先后受到安徽省高级法院奖励两次;1999年受到安徽省关心一下工作委员会嘉奖。但在爷爷心中总有件未了结的事,就是我祖母和三爷爷在世时,经常讲:家族前辈中有一位英雄,却一直没被评为烈士。

1964年爷爷请假回乡探亲期间,年迈的祖母终于说出了自己的心愿——“为1930年姚村参加暴动的农民赤卫队员争取烈士名分,让先辈们安息。”祖母的话语,让爷爷为烈士正名的信念更加坚定。

1975年,因祖母病重,加之爷爷检查出矽肺病,爷爷提出转业并获得部队组织批准,告别他老人家心爱的军营,爷爷先后被安排到县药材公司、城关派出所、县法院工作。怀着对革命先辈的敬仰、怀着对家族前辈的情意,爷爷踏上了长达40多载的漫漫追寻路。

正名,首先要确定参加1930年姚村暴动所有牺牲的姚村赤卫队员的姓名。

“敌我斗争激烈时,为了保证安全,很多文字材料都销毁了,不少队员献出生命却无人知晓。”爷爷发现,可供利用的资料十分之少,也正因如此,当年牺牲的英雄们一个也没有被追认为烈士。

057A2124

那时,他利用周末时间四处走访调查。他根据祖母的回忆,走遍了当年姚村乡的每一个角落,前后找了60多名知情人士,其中包括当年健在的赤卫队员、先烈遗属等,最终确认了姚村乡共有21人参加农民赤卫队,并都在这次姚村暴动中牺牲。他们分别是:李同洲、阮大佑、阮开全、费新海、吴清福、张官成、熊恩才、陈建富、张传和、彭本富、阮大任、傅正楷、马国太、谈本杰、何元成、刘海、江玉成、陈家洪、王大成、姚大牛、戴四娃。

越是了解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爷爷越想要为烈士正名的决心就更加强烈。1981年4月21日,爷爷将调查收集的21人的材料,上报到郎溪县民政局和安徽省民政厅。由于缺少认定资料,第一次申报并没有成功。1982年,赤卫队员遗属张清福在自家老宅的墙缝中,发现了一份当年赤卫队开会人员的画押名单。他找到爷爷,两人将这份珍贵的资料交到郎溪县党史办,相关资料得到进一步完善。退休之后,爷爷更是把全部精力放在追寻之路上。2011年,爷爷又进行了第二次申报,由于年代太久远,也没能等到好消息。

几次申报不成,家人劝爷爷别认死理,“搞不成就算了”。可他没有放弃,在奶奶的鼓励和支持下,他老人家一遍遍到档案馆、纪念馆查阅史料,联系当地赤卫队员后人、志愿者,深挖历史细节。并说“当年赤卫队员为了穷人打天下,不怕流血牺牲,我为他们做这点事,无怨无悔。”

2013年,爷爷和部分赤卫队员遗属商量后决定,第三次先申报当地党史资料记载较完整的8位赤卫队员:李同洲、阮大佑、阮开全、费新海、吴清福、张官成、熊恩才、陈建富。

精诚所至,金石可镂。2014年5月20日,安徽省民政厅发出《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追认陈建富等8名同志为烈士的批复》。

在这之前,祖母因病早离世,没能等到熊恩才的正名时刻。

当他把这一好消息告诉他三哥熊集富,看到已是古稀老人的兄长激动得泪流满面,爷爷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心里想着:“还有13位英烈的遗属们也还苦苦等待着,我不能因为自家的事情解决了,就甩手不管了。”

“一个都不能少!”这是爷爷给自己、给烈士遗属们的承诺。

在之后的岁月里,爷爷继续为其他13位烈士奔走着。当地相关部门也没有放弃。2016年到2019年,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和爷爷一道,3次赶赴省民政厅、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咨询、完善相关资料认定。这份坚持迎来了更多人的努力。据郎溪县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工作人员回忆,2020年,他们对姚村暴动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挖掘,通过多次走访调查,最终,在当地的党史上,正式记录下了这13人的相关事迹。

2021年5月21日,郎溪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将最新收集的资料,上交到上级部门。经过层层审核,11月19日,郎溪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终于收到了《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彭本富等13名同志为烈士的批复》。

2

同样期盼着好消息的,还有烈士马国太的女儿马菊珍。100岁高龄的马菊珍,是13位烈士中唯一还健在的直系亲属。前段时间爷爷特意还去了她家里,与她一起查看颁发的烈士证。“太感谢了!真的太感谢了!”马菊珍见到爷爷后,连连感谢。

在“姚村苏维埃政府旧址”展览馆内,21位烈士的姓名被写在了“岁月留痕睹物思人”展板的“英名录”上,他们的名字,终于出现在了英烈榜上,被一代代后辈敬仰、铭记。

听到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说,在距离姚村苏维埃政府旧址一公里处的青苔岭上,姚村镇烈士墓集中安葬地已经修建完毕。烈士已在那里集中安葬,爷爷特意前去瞻仰烈士,“你们泉下有知,可以感到欣慰、好好安息了。”(臧文坤口述 殷超整理)

4

DJI_0551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