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丰县人民法院朱巷人民法庭位于长丰县中北部的朱巷镇,辖三镇一乡,辖区面积502.1平方公里,人口近17.4万人,是典型的乡村法庭。法庭现有法官及书记员等3人,年审理案件近700件。近年来,朱巷法庭党支部在院党组的坚强领导下,抓党建带队建促审判,按照创建新时代“枫桥式人民法庭”的目标要求,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积极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带动审判质效、司法服务、治理效能大提升。
朱巷法庭党支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党建工作和审判工作有机融合,坚持做到“一庭一品”抓党建、多元解纷聚合力、司法服务进家门、法治宣传强基础、服务企业优环境,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守护农村生态环境、服务乡村产业振兴、优化法治营商环境等方面展现了积极的司法担当。上级领导多次莅临法庭指导,辖区党委政府高度评价法庭工作,得到辖区人民群众认可。
党建+队建 “一庭一品”显担当
朱巷法庭党支部以创建“乡村振兴、法治担当”的党建品牌为抓手,激励法庭干警以服务“乡村振兴”为己任,用法治方式发挥自身优势。引导乡镇村社规范生态资源开发、闲置农房租赁、宅基地流转等行为,推动休闲农业、民宿旅游等新业态发展。设立党员活动室和党员学习交流阵地,开展争先创优教育实践活动。总结“五心”和“十大调解法”,要求全庭干警用心用情办案,有“计”有效解纷。将每月的党员活动日确定为“法治宣传日”,由党员干警前往社区村居开展普法宣传,同步开展矛盾排查和诉源治理工作,争取做到对矛盾纠纷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
党建+能动司法 融入基层治理
朱巷法庭党支部积极与辖区乡镇派出所、司法所、综治中心等部门建立工作衔接机制,以开展支部共建活动为依托,指引联动联调多元解纷走深走实。发现矛盾纠纷先行引导当事人到司法所、人民调解委员会等调解组织进行调解,根据案情需要可由法官或法官助理参与调解,经调解达成调解协议的,由人民法院出具司法确认文书,从源头化解纠纷。诉讼中,通过人民法院调解平台推送案件给人民调解组织进行调解,调解成功后由人民法院出具调解书,推动形成“社会调解优先”的工作格局。积极参加辖区乡镇党委定期召开的综治单位联席会议,推动各类矛盾纠纷有效解决,做到小事不出村,问题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通过巡回审判方式,深入田间地头、农贸市场、社区村居等场所开庭,现场化解矛盾纠纷,引导群众知法懂法守法用法。
党建+司法服务 抓前端治未病
朱巷法庭党支部注重发挥优秀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法官工作室作用,坚持“有案办案、无案送法”,广泛开展法律宣传咨询、矛盾纠纷排查调解、司法确认等便民利民的司法服务。让法官变成老百姓家门口免费的“法律顾问”,让基层群众“零距离”接触司法。由双方当事人选择方便时间、地点开庭审理,做到第一时间了解群众的司法需求,第一时间为群众释法析理,第一时间使矛盾化解在最基层。持续稳定运行“驻庭调解员”制度,多元化解矛盾,降低群众诉讼时间和经济成本,促进矛盾一次性、实质性化解,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自该制度设立以来,共调解两百余件案件,大大提高诉前调解案件的调解成功率,节省了诉讼资源,方便了群众。
党建+法治宣传 法官普法解纷
朱巷法庭党支部定期开展普法讲座,举办“杨法官公开课”,形成“群众说事、法官说法”的便民联动机制。了解群众的司法需求和纠纷特点,对症下药开展“法官说法”,让“说法”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为化解矛盾奠定基础。通过巡回审判、上门调解等便民诉讼服务,将普法贯穿案件审理全过程。
党建+优化营商环境 高效审理精准服务
朱巷法庭党支部坚持“法治是最好营商环境、每个案件都是试金石”理念,通过公正高效审理、慎用保全措施等举措,对涉企纠纷全流程降成本缩审限再提速。定期走访企业,了解企业涉法问题的痛点、难点、堵点,为企业进行“法律体检”,指出企业生产经营中的法律风险,将企业的“诉求清单”变为法庭的“服务清单”。畅通企业纠纷解决渠道,构建“法院+商调委”联调机制,进一步加强涉企案件诉前调解、多元解纷成效。(长丰县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