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含山县民政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以“民政为民、民政爱民”为工作宗旨,着力推行“四个一”工作法,全面构建分层分类、城乡统筹、政社联合、制度健全、政策衔接、运行高效的社会救助新格局,有效筑牢困难群众兜底保障网,让困难群众“含”冬“不寒”。
加强部门协作,建立社会救助联动机制“一盘棋”。该县民政部门充分发挥社会救助工作牵头协调作用,主动加强与乡村振兴、医保、人社、住建、教育等部门数据衔接,定期收集和推送社会救助各类信息,打通部门间信息交换渠道,实现数据共享,充分发挥数据“预警发现”作用,通过数据汇总、综合研判、入户核实,准确定位需救助对象,实施分类精准救助。截至12月末,县民政部门根据预警信息数据,主动发现并落实社会救助180人次。当前,该县公布“流浪乞讨救助”热线,主动与公安、城管和基层网格员建立流浪乞讨人员发现报告联动平台,确保“第一时间”发现、报告和救助。
强化政社联合,汇聚救助解困合力“一股绳”。坚持政府救助为主导、社会救助为补充,逐步建立精准帮扶、分类施救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县慈善组织作用,引导爱心企业和人士等社会力量给予关爱帮扶。全县成立了8个镇级“救急难”互助社联合社、119家村(居)“救急难”互助社和53家社区慈善基金,筹措社会慈善资金213.1万元。大力推进“物质+服务”救助模式,引导社会组织对贫困家庭开展志愿服务。今年以来,共引导社会组织慰问帮扶困难家庭130余次,组织心理辅导、志愿服务120多次,有效拓宽和丰富救助方式和内容。
实施“扩围增效”,铺设救助兜底保障“一张网”。修订《含山县最低生活保障实施办法》,适度放宽城乡低保准入门槛,扩大困难群众救助覆盖面。今年以来,新增城乡低保对象新增917户、1384人。集中组织开展低保对象全覆盖走访排查行动,按照“进村、入户、见面”的工作要求,对全县近1.6万名城乡低保对象开展全面走访核查,对每户低保对象进行察佐证、核人员、看家境、测收入、对财产,真查实核城乡低保对象,全面清理整治“伪低保”“假困难”户;加大对低收入、低保边缘户的入户调查力度,将符合低保救助家庭及时纳入保障范围,全面落实“应保尽保”。
加大政策宣传,搭建救助直通申报“一座桥”。扎实开展社会救助宣传月活动,由县民政局牵头,联合教育、人社等社会救助联席会议成员通过印刷宣传册、张贴宣传海报和“红色小板凳”群众法治宣传宣讲平台等形式开展社会救助政策集中宣传。大力推广“社会大救助平台”二维码运用,依托“皖事通—皖救一点通”服务,方便困难群众自主申请低保救助、特困救助、临时救助以及其他救助事项,拓宽救助渠道,让救助“在家申请”。完善基层社会救助力量建设,设立社会救助服务站103个,配备社会救助协理员110人,配强选优网格员,搭建好困难群众与救助政策之间的桥梁,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筑牢民生保障线。( 窦平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