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艳湖悦书房开展童年童趣——剪小鱼活动
来源: 郜甜甜 仰莺莺 2024-01-08 16:40:51 责编: 余红霞

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小孩子应有剪纸的机会”。他认为剪纸可以使孩子安静下来,专心致志地干一件事,还可以使他们练出一双灵巧的手。同时,剪纸也是中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它展现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与民俗风情,承载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历史底蕴,是中国民间艺术中的瑰宝。2024年1月6日14时20分,南艳湖居委会联合南艳湖悦书房城市阅读空间开展了南艳湖悦书房童年童趣第三十八期——剪小鱼活动。

本次活动共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分由工作人员为小朋友们科普讲解剪纸的相关知识,如剪纸艺术历史悠久,其出现甚至早于纸的发明。据考证,早在3000多年前,人们就已经开始使用丝织品等进行镂空制作装饰品,这是剪纸这种艺术形式的最早起源。随着时间的推移,剪纸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装饰和娱乐活动。剪纸艺术贯穿了整个中华文化的发展,是我们中国人民族性的体现。作为民俗文化,其表现形式也体现在地方差异上,如扬州剪纸的装饰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喜庆图案、祭祀用品、装饰花样等各用处皆有,其造型更讲究大的影像轮廓,女性人物的刻画尤为婀娜多姿,刻出了许多阴线增加细节;陕西剪纸受黄土高原的民俗影响,其风格更为粗犷活泼,且多出自农家妇女之手,故题材多接近生活,拥有浓厚的乡土气息,自然元素常见,包含着对生活的热情和对未来的美好寓意。

活动后半部分是由工作人员带领小朋友们剪小鱼。在中国传统剪纸中,鱼从来都是被偏爱的物种,它象征吉祥,有年年有余的寓意。首先工作人员通过展示折、画、剪的方法,告诉了小朋友们图片折叠对称的关系,小朋友们仔细观察鱼儿的形态特征,开始先在纸上画出鱼儿的外形轮廓和鱼鳍的位置,然后再用剪刀剪出小鱼。一张小小的纸,看着内容简单,但实操起来却有着不小的挑战。折叠、对齐、绘画、修剪、翻转。纸随剪转,心随纸动,精美小鱼,一剪刀一剪刀地跃然而出!

活动结束后,有不少参与者表示,通过手工学习,既了解了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又学习了手工技艺,促进手眼协调能力,希望后期能多开展类似活动。(郜甜甜 仰莺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