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淮北市烈山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被共青团安徽省委命名为2021-2022年度安徽省“维护青少年权益岗”。
多年来,烈山区法院高度重视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充分发挥审判职能,忠实履行法定职责,注重教育、感化和挽救,全身心、全方位、全链条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努力让每一个孩子都沐浴在法治阳光下健康成长,在持续开展维护青少年权益工作方面不断尝试新的突破。
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充分重视涉青少年犯罪案件的审判工作,立足审判职能,深入开展司法职能延伸作用,成立分管领导主抓、刑事、民事审判庭庭长为主要成员的工作专班,切实把少年审判这一战略性、基础性工程抓牢抓实。
深化司法改革,推动专业审判。组建专业审判团队--少年(家事)法庭,搭建青少年维权平台,挑选政治素养高、责任心强、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干警充实未成年人维权队伍,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少年刑事审判工作体系,为确保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落实落地、见行见效打下坚实基础;坚持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于故意伤害、强奸、猥亵儿童等侵害青少年权益的犯罪案件,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和刑事政策,依法从重从快审结,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认真落实“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依法从轻处理;注重开展帮教措施及判后回访工作,深入了解被判刑未成年人生活、学习及改造情况,落实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帮助他们树立自信、积极改造。
创新工作方法,提升工作实效。针对青少年青春期敏感、自尊心强等特征,推行“圆桌审判”方式,从共青团、妇联、工会、社区街道等单位聘请热心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人士担任特邀陪审员,以去威严化的“圆桌”方式,对未成年被告人开展庭审帮教,感化他们早日走上正轨;同时积极与区关工委、共青团、妇联、公安、司法局等部门联合出台《未成年人保护与犯罪预防及家事审判工作机制实施方案》等十余项制度方案,凝聚工作合力,完善工作机制。在处理涉未成年人案件纠纷中,坚持诚心、爱心、耐心、细心,遵循一点、二面、三查、四期、五访的“五步工作法”,不断提升工作实效。
落实普法宣传,构建保护格局。坚持通过法治进校园、模拟法庭等活动,构筑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维权网络。在“法官妈妈”活动中,组织女法官成立爱心小组,通过爱心传递、心理健康辅导、捐赠物资书籍等形式,开展“一帮一”、“手拉手”等帮扶活动。通过法律讲座、法治宣传等形式,预防留守儿童违法犯罪,积极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教育他们学法、知法、守法,帮助青少年成长为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阳光少年,受到广泛赞誉。
烈山法院不断强化具有特色的硬件设施和信息化建设,注重多方联动配合,基本构建形成了以专业审判为根本、以保护挽救为目的、以高效运行为基础的少年刑事审判工作新机制。下一步,烈山法院将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开拓创新,完善工作机制,努力推进少年审判工作不断实现新发展。(孙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