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乡镇融> 要闻
聚焦安徽两会|3位厅局长描绘新年发展新图景
来源: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许雅婷 2024-01-29 14:58:00 责编:许雅婷 胡明兵 张文洲

1月25日上午,安徽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后,3位厅局长走进第三场“直通两会”活动现场,围绕“七个强省”建设、推进新型工业化、乡村全面振兴方面畅谈履职心声,回应热点问题。

壮大汽车“首位产业”

“过去一年安徽‘七个强省’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新成效。”省发展和改革委主任陈军说,在制造强省方面,安徽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壮大,以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安徽“新三样”实现了爆发式增长,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产量居全国第4位,助力整个汽车产量跃居全国第2位,汽车“首位产业”全产业链营业收入突破1万亿元。

科技强省、生态强省、人才强省、文化强省等方面也亮点频频,“人造太阳”装置、“九章三号”量子计算原型机等取得新突破;重点企业“一企一策”节能诊断入选全国“双碳”典型案例;人才总量超过1270万人,已成为人口净流入省份;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全面启动,徽文化的影响力加速提升。

“2024年,我们将紧扣‘三地一区’战略定位、‘七个强省’奋斗目标,乘势而上壮大汽车‘首位产业’,力争汽车产量达到32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达到120万辆。”陈军表示。

新型工业化加速推进

推进新型工业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我省全力以赴推进智能绿色的制造强省建设。”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厅长冯克金将去年取得的成效总结为五个“进一步”:实力进一步提升、结构进一步优化、质量进一步提高、效益进一步改善、活力进一步增强。

冯克金亮出“数据家底”: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工业投资、技改投资、制造业投资增长20%以上,迈入全国工业大省行列;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的42.9%、光伏制造业实现营收2900亿元、跃居全国第3位;9项制造业科技攻关成果打破国外垄断,36项“三首”产品填补国内空白;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071户、总数达22711户,均创历史新高。

“下一步,我们将落实新型工业化这个关键任务,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大力推动工业经济稳增长、育集群、调结构、促转型、提质量、增效益,加快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冯克金表示。

再创200个精品示范村

安徽是农业大省,去年“三农”工作成绩如何?“突出表现为‘三个新’。”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汪学军向记者晒出“三农”成绩单:我省粮食总产再创历史新高,粮食总产超830亿斤,实现“二十连丰”,“千亿斤江淮粮仓”建设取得开门红;农民收入跨上新台阶,人均首次突破2万元;和美乡村建设开启新篇章,启动实施“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创建精品示范村200个、省级中心村800多个。

“人民的‘米袋子’更满了,农民的‘钱袋子’更鼓了,群众的‘家门口’更美了。”汪学军说,要想将“施工图”变为“实景图”,今年还需做好多方面努力。

“首要任务是抓好粮食生产。”汪学军认为,要加快建设千亿斤江淮粮仓,聚焦良田、良种、良机、良法、优链、优农“四良两优”多点发力,让中国饭碗多装优质“安徽粮”。绿色食品产业方面,要做好“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增值大文章,大力推进“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皖北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建设,打造一批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

和美乡村建设也要持续推进。“今年再创建200个精品示范村、800个左右省级中心村。”汪学军表示,要深入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把乡村的“美丽指数”转化为群众的“幸福指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