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乡镇融> 乡村振兴
天长市八成基本农田完成高标准建设
来源:胡建国 张晓娟 冯长福 2024-01-29 16:12:54 责编:冯长福 许梦源 夏朝阳

隆冬时节,天长市郑集镇长安村千亩高标准农田里,成片的冬小麦绿意盎然。“高标准农田建设后,咱这里小田变成大田,岗坡闲田也变成了产粮‘主力田’,全程可机械化操作,大大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该村集体经济合作社、高标准农田项目负责人张玉林开心地说。

“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目前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19万亩,占基本农田的85%,其中2023年新建8.1万亩、改造提升6.9万亩。此项工作获得了省政府真抓实干激励表彰。”天长市乡村振兴中心副主任柏正国介绍,2023年该市建立涉农项目资源库,统筹相关涉农项目精准投入。通过招标确定投贷联动项目实施主体,加大融投资力度,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去年新增耕地、水田指标2000余亩,通过产业发展、土地流转费溢价等途径,全面激发县域资源要素活力。

仁和集镇天长市芦龙农事服务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明文介绍,该社流转农户5000多亩高低不平的低产田,在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支持下,合作社对低产田进行连片整治,新建机耕路、渠道、涵闸、当家塘及排灌站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成了旱涝保收的高产田。

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天长市以提升水稻、小麦等主粮产能为主线,采取先流转后建设的方式,通过系统性建设配套骨干渠道、生产机耕道、灌溉泵站等基础设施,推广优质麦稻订单生产,打造优质粮食生产核心区、农业新品种新技术集成示范基地和现代农业装备推广种植基地。全市已建成高标准农田万亩示范区11个、千亩示范片110个;项目区田间机耕路通达率100%,综合机械化率92.58%;耕地地力稳步提升,粮食产能每亩提升61.5公斤,亩均节本增效320余元。

“与此同时,天长市还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培育稻虾优势特色产业相结合,引导土地向稻虾基地流转、向龙头企业集中。全市已打造高标准集中连片万亩稻虾示范基地3个、千亩稻虾产业示范园15个,带动发展稻虾种养16.2万亩、种养经营主体130多家。”天长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说。(通讯员 胡建国 张晓娟 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冯长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