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在凤阳县黄湾乡黄湾社区前吴、渡口、朱台、余台等村民组的田地里,乡村干部、施工人员正抢抓晴好天气实地踏勘高标准农田改造路线。“农田经过修整后‘小田变大田’,便于机械化耕作,省时省力,有利于增产增收,是件好事!”种粮大户赵红伟看着即将进行改造的田地,对未来增收满怀期待。高标准农田改造是黄湾乡首次实行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的生动实践。
把好征集关,变“为民做主”为“由民做主”。“镇区道路两侧随意摆摊设点,极易造成交通堵塞,也存在着交通安全隐患,希望相关部门能划定专门区域,引导商贩进场有序经营。”
“要想富先修路,梨园村大棚种植区基本上是土路,路况太差,不利于把农产品快速地运出去,希望能把生产路改造纳入2024年民生实事项目。”
“嗯,大家提的建议很有针对性,我都记录了。大家对民生实事项目还有要补充的吗?”在黄湾社区座谈会上,人大代表黄保旭与群众围坐成一圈,面对面听取大家对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征集工作的意见,
为选好民生实事候选项目,2023年底,黄湾乡人大组织辖区县、乡两级人大代表下沉一线,利用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代表小组活动室、选民接待室等平台,通过入户走访、召开座谈会、电话沟通等方式,围绕镇区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整治、农田水利建设、特色产业发展等内容,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将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摆在台面上”详说细说、记录在案。
在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后,代表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提出有针对性的项目意见和建议,乡人大及时进行梳理和汇总,并作为民生实事候选项目转交乡政府。乡政府及时会同有关部门对民生实事候选项目进行可行性论证,提出项目初步建议方案,按程序提交至乡人民代表大会,由人大代表进行票决,真正推动民生实事从“事后公示”转向“事前问需”。
把好票决关,让“惠民小事”撬动“民生大事”。“各位代表,现在对黄湾乡2024年拟办民生实事项目进行票决。”2024年1月10日,在黄湾乡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会议主持人郑重宣布进行票决。随后,代表们有序走到票箱前,投下庄重一票。
为把好票决关,大会主席团围绕“情况说明、差额票决、全面公开”的要求,就候选项目建设内容、投资额度等情况向代表作详细说明,与会代表分团审议,提出意见建议;依法差额票决,民生实事候选项目经大会审议后,提请全体代表以无记名投票方式按差额比例,对民生实事候选项目进行票决;全面公示公开。大会主席团根据民生实事候选项目的赞成票数,按照差额比例从高到低确定年度民生实事项目,票决结果当场公布。2024年,黄湾乡票决出民生实事项目5个,内容包括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改造提升、生产路建设、高标准农田改造、农产品存储库房建设等项目,实现了从“为民作主”向“由民作主”转变。
“拟办的民生实事项目都是人大代表向选民征集来的,和我们生产生活、工作息息相关。参与投票表决,让我体会到了更多地参与感、使命感,以后我会更多地听取选民意见、选好项目、为民发声。”人大代表陈建银说。
把好监督关,在落实中增强群众幸福感。“你们进展很快,在抢抓时间的同时,也要保证质量,尤其是要保证地块高地平整,机耕路、排水渠设置合理。”在黄湾社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调研现场人大代表李根茂说。
为了确保民生实事项目落地落实、真正惠及群众,民生实事项目确定后,黄湾乡人大及时把民生实事项目列入2024年监督工作计划,综合运用视察、调研等多种形式,对已开展的民生实事项目的实施进度、项目质量、资金使用等开展日常跟踪监督。乡人大主席团还根据人大代表的职业、专业特长等情况以及与项目的关联程度,选择部分代表组成民生实事项目督查小组,通过“看、听、访、议”,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建议,做到在参与中监督、在监督中支持,助力民生实事项目提质加速。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实行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实现了民生实事项目的决定权交到了群众手中,从由‘政府提’转变为‘群众提’,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的生动实践。下一步,我们将着重对票决项目进行跟踪督办,确保项目办得了、办得好,群众得实惠。”该乡人大主席陈功说。(葛晓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