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抢抓春节前的一批服装业务,元月初我厂急需增招10名工人,于是请求乡就业和社会保障所帮助,不想3天就帮招到位了。”近日,东至县青山乡一家服装企业负责人刘斌感激地说。
青山乡位于皖赣交界,现有以服装类为主的企业50余家,并建有“池州市乡村振兴创业园”。近年来,该乡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立足优化服务,帮企业解难题、助成长,全力打造宜居宜业乡镇。
该乡建立“乡音乡情微信交流群”,加强与本乡在外创业成功人士联系,分享最新工作动态和优企惠企政策。春节期间乡领导不仅主动上门拜访走访,还召开在外创业成功人士代表新春茶话会,并组织家乡建设成果参观活动,吸引他们返乡投资创业,在全乡营造亲商重商的浓厚氛围。为重点项目成立服务专班,对项目洽谈、签约、建设到投产过程中需要政府解决的事项,实行“全过程、一对一”代办服务,并坚持能宽则宽、能简则简、能快则快的原则,窗口践行“最多跑一次”承诺,全力搭建扶商助商的“绿色通道”。
“我厂从租房、办证、贷款,到招工开业,都得到乡政府的全力支持和帮助,我要为家乡的营商环境点赞!”青山乡一新建服装厂的李老板说。
“近年来,我乡压实护商安商主体责任,乡领导班子成员和村‘两委’干部每月至少走访自己联系的企业一次,2023年共帮助企业解决了各项困难和问题40多个。”青山乡党委书记饶来兵介绍,该乡还将落实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纳入对乡村干部的年度考评,推动监督检查常态化,对破坏营商环境的行为“零容忍”。
花香蝶自来,巢暖凤来栖。近两年,不仅有在外乡贤创办的服装企业陆续迁回家乡,还有上海卓净电子系统工程有限公司等高科技企业也迁回了家乡产业园。
饶来兵表示,青山乡将进一步畅通政企沟通渠道,有效破解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堵点、痛点”问题,营造“亲商、助商、护商”的一流营商环境,书写以企兴乡新篇章。(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冯长福 通讯员 刘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