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凤阳县府城镇齐涧村,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片麦田,嫩绿的像是给大地铺上了一层地毯。齐涧村将村中撂荒土地进行积极流转,激活了乡村振兴“新引擎”。
“现在年轻人多数出去务工,家中土地交给老人种植,大块田地用机械操作还可以,但是闲散土地基本闲置,荒草丛生,解决闲置土地成了当务之急。”齐涧村书记齐增玲说道。
据悉,齐涧村有四个村民组,共有耕种土地3320亩,但随着劳动力不断外流,部分土地处于荒芜状态,不少农耕地也存在散乱出租、账目不清等情况。为彻底摸清闲置土地“内患”,齐涧村成立土地复垦工作小组,到田间地头进行实地调查,建立闲置土地台账。根据台账问题,村“两委”组织干部动员会,通过多次入户沟通,全面协调统筹,详细解答土地流转、整治、归还等相关政策问题,将群众的思想引导到“怎么做”上来,为推进土地复耕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使村民合法利益得到保障,实现集体增收再跨越,齐涧村通过驱动耕地流转,推进了高标准农田建设。村里种地能手齐天南,通过与农户签订租种合同、给予农户一定补偿的方式,将土地集中流转,进行机械化、规模化、集约化统一种植管理,不仅节约了成本还提高了粮食产量。同时,通过签订土地集中流转,每年能够为村集体经济增加上万元收入。
截至目前,齐涧村已先后流转土地750亩,真正做到了应种尽种,不留一块闲置地,同时也解决了部分贫困村民的就业问题,增加了村民收入。
齐涧村村民宫远昌因肢体残疾基本不能干活,是村里的脱贫户,他们一家把闲置地流转后,一年就有5000多元的土地流转收入。此外,她还在合作社做看护和管理等工作,今年就挣了2万余元的劳务费,在家门口真正地端起了“铁饭碗”。(李琪琪)